有没有发现,来中国直播的“洋网红”越来越多了。
从甲亢哥用镜头展示了中国真实、很现代和充满活力的形象,到无语哥身穿中式服装现身故宫,与观众热情互动……
亿万外国网民通过这些镜头,看到了一个现代、友善、和平、进步、安全的中国,“中国变酷了”的印象被越来越多全球网友所认同。
这些面对面的“草根叙事”,以其无可替代的真实性,击穿了西方媒体长期构建的信息茧房。
耳闻不如一见,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正在疯狂涌入中国。
韩国年轻人打飞的到中国过周末;泰国中产挤爆了重庆;欧洲背包客拿着小红书攻略穿梭于成都宽窄巷子……
数据也印证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2025年上半年,外国人入出境数量达到3805.3万人次,同比上升30.2%。
随着西方暗黑滤镜的失效,世界正看见一个真实而立体的中国,开放、包容、现代化的中国越发深入人心。
中国之“酷”,酷在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洋网红”镜头里,既有故宫的红墙黄瓦,也有陆家嘴的摩天大楼;既有千年古寺的袅袅香火,也有科技馆里的智能机器人。这种跨越时空的和谐共生,展现了一个文明古国的现代转型。
中国之“酷”,酷在创新让中国有科技感、未来感。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以《中国是如何变“酷”的》为题发表评论文章说,从人工智能大模型、电动汽车、无人机到原创游戏,创新是中国变“酷”的关键所在。以DeepSeek和电动汽车等为代表的高新科技在技术层面展现出中国强大的持续创新能力。在文化领域,以《黑神话:悟空》、Labubu等为代表的文娱产品同样赢得了国际认可。
中国之“酷”,更酷在开放包容的文化自信。优化签证政策在国际上掀起“ChinaTravel(中国游)”热潮,从西安城墙下的汉服体验,到上海街头中外青年共同跳起广场舞;从景德镇陶艺工坊里专注拉坯的欧美留学生,到《三体》在全球书店占据C位。这些生动场景正在重塑世界对中国的认知,文化上的从容,展现了一个崛起大国的精神气质。
“中国变酷了”,本质上是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
如,没有基础设施的完善,就没有出行便利的体验;没有科技创新的突破,就没有智能生活的惊叹;没有社会治理的进步,就没有安全环境的认同。
多项国际民调显示,中国的全球好感度不断上升。2025年6月,美国Axios新闻网援引美国晨间咨询公司一项调查称,截至5月底,中国的全球净好感度(即对某国持正面看法的受访者比例?/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