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2日,河南日报:为了大地的丰收 ——郑商所凝聚期货力量服务乡村振兴

原标题:2021年9月22日,河南日报:为了大地的丰收 ——郑商所凝聚期货力量服务乡村振兴

  又是一年丰收季;

  九月的中原大地,田畴似锦,沃野生金,唱响丰收赞歌。

  又是一年丰收节;

  郑州商品交易所在桐柏县举行花生“保险+期货”启动仪式,以金融之笔为丰收画卷添彩增色。

  粮食稳则天下安。长期以来,郑商所始终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将凝聚期货力量支持粮食生产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积极用金融活水浇灌丰收之花,让粮食丰收的盛景遍布神州大地。

农产品期货品种体系不断完善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任何时候都是硬道理。

  根植于中原大地的郑商所,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举措,为连年的丰收持续不懈的注入期货力量。

  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佐证。

  截至目前,郑商所已上市23个期货品种和6个期权品种,其中涉农期货品种15个、期权3个,覆盖粮、棉、油、糖、果及农资领域。

  与此同时,“十三五”时期,郑商所立足特色农产品品种优势,累计投入资金约2亿元,在棉花、白糖、苹果、红枣等品种上开展“保险+期货”,覆盖新疆、甘肃、陕西、云南、广西等省(自治区)国定贫困县45个,惠及农户16万余户次。

  这一组组亮丽的数据,彰显的是郑商所服务“三农”高质量发展的累累硕果与坚强决心。

  此外,郑商所还在12个国家级贫困县设立15个交割仓库,助力当地优势产业和仓储物流业发展,增加当地人员就业,期货工具已然成为服务主产区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金融“利器”。

发挥品种功能推动服务成效持续提升

  五谷丰登,并非仅仅来自风调雨顺的自然馈赠,更来自于科学的顶层设计和广泛的实践创新。

  在证监会组织的2020年度期货品种功能评估结果中,郑商所的棉花、菜粕、菜油农产品品种获A类评级,套期保值效率超过90%,期现价格相关系数达到0.9以上,为涉农企业及农户参考期货价格、利用期货工具提供了良好条件。

  与此同时,郑商所持续完善棉花、白糖期货品种,优化交割仓库布局、调整基准价区,引导棉花、白糖产业企业利用期货及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促进了相关企业稳定经营、农民稳定收入,有效助推新疆、广西等地区扩大产业优势,促进产业兴旺。

  “保险+期货”试点持续扩大,为农民增收保驾护航。近5年,郑商所累计支持开展“保险+期货”试点105个,涉及棉花、白糖、苹果、红枣4个品种,覆盖43个国家级贫困县,惠及包括7万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内的16.39万农户,为贫困地区群众应对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稳定增收提供重要保障。

  一件件、一桩桩,既包含深情,又脚踏实地。这背后,凝聚了郑商所全体工作人员的辛勤和汗水,以及服务“三农”,扎根农村,对金融普惠孜孜不倦追求。

新发展理念助推期货力量串珠成链

  “十四五”开局之年,新征程开启之际,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持续做好服务乡村振兴工作,郑商所锚定高质量,奋进正当时:

  ——丰富涉农品种工具供给。继续坚持以农业产业链需求为导向,加快推动鸡肉期货上市,深化马铃薯、葵花籽、大蒜等产区特色品种研发,持续扩大期货市场服务农业产业发展覆盖面。

  ——持续创新乡村振兴服务方式。联合地方政府持续开展“期货服务乡村振兴论坛”“期货服务中小企业主题活动”“大宗商品风险管理论坛”等活动,并重点支持会员单位等开展服务产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活动,为涉农中小企业经营发展保驾护航。持续优化“产业基地”建设,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市场服务格局。

  ——深化“保险+期货”成效,大力推进“期货+”服务方式。巩固前期在已脱贫地区开展的“保险+期货”试点成果,继续扩大试点规模、增加试点品种,并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将“扶贫”与“扶优”结合,从“输血”向“造血”转变。进一步深化与银行业、保险业合作,持续通过仓单交易、“保险+期货+银行”等方式,更好解决银行信贷动产质押痛点、保险公司风险转移难点,解决农业企业“急难愁盼”的问题。

  白露过,秋分至,今年的丰收节已经到来。

  在这片热土上,郑商所全体员工锚定目标、躬身入局,正通过一场期货盛宴,与广大农民一起,欢庆丰收,喜晒成果。

  让我们一起欢乐吧,一起品咂收获的喜悦,同全国人民一道,感党恩、庆丰收!(记者 王昺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