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7月1日,财政部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国债发行安排。根据安排,三季度将共计发行11只超长期特别国债。其中4只提前10天左右发放。
具体来看,三季度将首发1只20年期、2只30年期特别国债。7月14日为下半年首个超长特别国债发行日,当日将有1只20年期、1只30年期特别国债首发。
从时间来看,下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时间整体提前。原计划于7月24日招标的2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此次提前至7月14日发行,较原计划提前了10天。原计划于9月24日招标的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此次提前至9月10日,较原计划提前了14天。原计划于9月12日和9月26日招标的两只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提前至9月5日和19日发行。除上述7月14日发行的20年期特别国债为首发外,其余3只均为续发。
事实上,提前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在6月底已有端倪。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6月24日在作《国务院关于2024年中央决算的报告》时表示,下一步加快政策落地,强化部门协同,多措并举帮扶困难企业,尽早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券等,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带动效应,支持做好“两重”“两新”等工作,推动促消费、扩投资、稳外贸、惠民生等政策早见效、多见效。
2025年我国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其中8000亿元支持“两重建设”,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2000亿元支持设备更新。
6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设备更新方面,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第1批约1730亿元资金,已安排到16个领域约7500个项目,第2批资金正在同步开展项目审核筛选。消费品以旧换新方面,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前2批共1620亿元资金已按计划分别于1月、4月下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