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暑气随着暮色渐退,
申城公园正悄悄掀开另一重面纱——
这里不只是避暑纳凉的自然空间,
更藏着“科技与生态共舞”的夏夜惊喜。
当科技温柔地嵌入绿意,
今夜,不如换个方式走进公园?
这些“未来感”多重体验,
小叶子带你一一解锁~
都市森林的未来感夏夜
自7月7日起,第十二届上海荷花睡莲展正式拉开帷幕。日落之后,浣纱湖畔的灯火亮起,4000平米荷塘成了夏夜的主角——50余种荷花睡莲舒展着粉白嫣红的花瓣,晚风拂过,叶浪推着清香漫过堤岸。
此时若迷失在花影里,机器人“小安”便成了最贴心的向导:它会循着你的脚步,哼一段轻快小调驱散暑气,甚至在偶有喧闹时,用温软的语调轻轻化解,像位懂分寸的老友。
除了荷塘美景,上海荷花睡莲展的“荷韵星途”夜游集市是另一场惊喜。光影长廊的灯影顺着荷叶脉络流淌,文创摊位的暖光与荷塘的月色相融,赏荷之外还能感受与文化创意交织的魅力。
在这里,机器的智能与自然的舒展,恰如荷叶托着露珠,妥帖又温柔。
地址:杨浦区营口路699号(黄兴公园地铁站2号口步行150米)
雾起荷塘,听蛙鸣说生态的秘密
七月的晚风掠过湿地,荷花池木栈道下,世纪公园喷雾系统的细雾如纱幔般漫起,沾在荷叶尖凝成碎钻,暑气撞上雾气,瞬间化作沁凉。游人踏着“仙境”前行,“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诗行便从书页里走出来,在眼前铺成绿的海洋。
7月5日至8月31日,每周六日的夜晚,湿地成了自然课堂。夜色将至,科普老师带着微光手电筒,邀孩子们侧耳听湿地的“交响乐”——通过多感官沉浸式体验,认识这群古老的“湿地精灵”。“寻声辨蛙”的游戏里,孩子们不仅记住了蛙鸣的旋律,更读懂了这些小生命守护湿地平衡的故事。
科技织就的清凉雾霭,恰是生态与人类温柔相拥的媒介。
地址:浦东新区锦绣路1001号
光影为墨,在园林种一场百花梦
当古典、爵士与中国传统音乐相结合的慵懒旋律漫过青瓦白墙,申园的飞檐翘角就被光影点亮——这是“满庭芳”的魔法时刻。作为江南园林的光影诗,它以花神故事为笔,以光影科技为墨,在亭台楼阁、曲桥流水间晕染出牡丹的华贵、荷莲的清雅。
古典园林的黛瓦是幕布,流水是镜面,光影顺着廊柱攀爬,让百年古树的枝干上绽出虚拟繁花。结合民乐、戏曲、舞蹈等多种演绎形式及全息投影、水幕投影等多种新型技术,人们仿佛一脚踩进了传统与现代的交界——光影对自然的温柔描摹,让江南园林的风雅,在科技的映衬下更显悠长。
地址:浦东新区世博大道世博文化公园内
闹市绿肺里,知识在光影中发芽
70%的绿化率让这里成了闹市中的“绿肺”:蝉鸣在树叶间跳荡,阳光透过叶隙洒下碎金,藤蔓爬上科普装置的栏杆,像给“十万个为什么”的课堂搭了个绿帐篷。
中央的“知识树”也有着属于它的生命力——圆片LED灯做的“树叶”上,静电膜贴着植物的谜题:“植物有体温吗?”“水越透明越好吗?”孩子指着发光的叶片发问,家长从另一片叶子找答案,问答声混着鸟叫,成了最生动的自然课。
科技在这里不张扬,只是化作发光的“树叶”,接住孩子们对自然的好奇,让知识在绿意里悄悄发芽。
地址:长宁区华山路1575号(交通大学地铁站6号口步行16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