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4月22日电(记者孙自法)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科技单元暨中国科技馆特效电影展映已拉开帷幕,中国科技馆科学文化访谈栏目《北辰对话》4月22日推出特别节目“我们的科学电影”。
中国科学院院士、古生物学家徐星在节目中用“科学的广告片”这一关键词来形容科学电影,他认为,无论何种形式的科学电影,都是在传递让公众关注科学、了解科学的理念。
恐龙专家徐星院士还从科研角度,谈及电影《侏罗纪公园》对古生物学研究新方向、新方法的出现发挥出巨大作用:从灭绝动物化石中提取DNA来复活远古生物一度成为科研的努力方向,人类在此过程中探索了DNA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针对科学电影未来会有怎样的发展?徐星表示,期待有更多展现中国科学家贡献的电影问世。
中国科技馆介绍,2025年是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和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也是北京国际电影节科技单元暨中国科技馆特效电影展映的第15个年头。本期“我们的科学电影”主题节目由中国科技馆馆长郭哲担任话题召集人,特邀徐星院士和地球物理学者、电影制片人方励,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美术学会会长霍廷霄共同回顾电影发展历程,探讨电影艺术如何承载科学故事并点燃大众的科学梦想。
何为科学电影?郭哲给出的关键词是“力量”,认为科学电影都在用美学艺术创造出一种直击人心的科学力量。方励的关键词是“好奇心”,认为科学电影用营造出来的光影意境讲述科学故事,让青少年充满对世界的好奇心。霍廷霄用“想象力”描述科学电影特征,认为电影美术作为一种视觉艺术,需要无穷的想象力。
霍廷霄以《流浪地球》为例,讲述科幻电影呈现出来的完美影像是电影人和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方励关注电影表现的情感问题,他分析《2012》这一灾难题材展现出来的极端时刻的人际关系,指出科幻电影带给人独特的生命感受。郭哲认为,优秀的科学电影应该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来引发观众共鸣,如《奥本海默》从科学研究、社会责任和道德伦理等多重维度探讨科学事件。
关于科学电影的未来发展,霍廷霄认为新的技术不断创造着新的美学体系,应该用于展现中国文化、中国情感,使中国电影从大国走向强国。方励倡导创作者要借助科学手段、发挥想象力,把中国一脉相承的悠久文化呈现给世人。郭哲期待中国科技馆“未来科学视界实验室”能够汇集科学界、艺术界的专业力量,成为科学电影编创的一个策源地。(完)
本报讯(记者吕巍)十四届全国政协第三十次双周协商座谈会24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主持会议。他表示,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科学把握宗教和宗教工作规律,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加强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人民政协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共中央决策部署学习领会好,增强议政建言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王沪宁表示,宗教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性。全面推进宗教工作法治建设,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贯穿始终,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和解决宗教领域矛盾和问题的能力。要加强宗教事务治理领域重点问题研究,通过提案、大会发言、视察调研等,提出务实管用的意见和建议。宗教界政协委员要助推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政策举措落实,推进全面从严治教,进一步完善内部规章制度,积极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和宗教工作法律法规,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规定范围内开展活动。要通过参与世界宗教和平组织、亚洲宗教和平会议等有关活动,加强宗教领域国际交流,讲好中国宗教故事。
全国政协委员张裔炯、演觉、李光富、杨发明、李山、徐晓鸿、张风雷、陈宗荣、吴世忠、潘毅琴、张西明和专家冯玉军发言。大家认为,要加强涉?2025年07月10日 21时45分34秒
2025年07月10日 21时45分34秒分享技术“悠悠系列金花是否能开挂”详细开挂步骤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