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超”赛事的火热,催生了一批融合地域特色与体育元素的文创产品,受到球迷热捧。今天,我们走进扬州和南通,探寻这些文创爆款诞生的秘密,感受江苏制造如何以深厚的产业积淀和高效的供应链,为创意落地保驾护航。
荔枝新闻中心记者王鹏说:“在扬州皮市街的扬州好礼店,这个玩偶就是最近因为‘苏超’火出圈的新晋顶流——‘包赢’!这小家伙刚一亮相就被疯抢,是眼下妥妥的扬州人气王。”
“包赢”火爆源自扬州运河文投集团对“苏超”热点的敏锐把握及其设计团队的快速反应。“包赢”将扬州地域文化与足球运动巧妙融合,设计独具匠心。以经典扬州包子为原型,表皮褶皱融合足球纹理与运河水波纹,球鞋融入蒸笼底座纹样,呼应“美食之都”烟火气。首批“包赢”在线上平台发售1分钟便全部售罄,随后各平台陆续追加上线第二批文创产品。
消费者吴小姐说:“就像扬州包子,这是我们的特色,很可爱。踢足球又结合了现在‘苏超’的趋势,设计得非常好。”
运河文都发展有限公司文创拓展部副经理谭浩宇说:“紧跟时事,网上现在如果有哪一些火的IP,我们的设计团队可能就要进行跟踪市场调研,20天左右,从开发设计打样到批量生产出来。”
“包赢”进入生产阶段后,五天内就实现了首批交货。这得益于扬州在毛绒玩具产业上的深厚积淀。扬州有着“中国毛绒玩具礼品之都”“江苏省毛绒玩具出口基地”的称号,毛绒玩具产业链健全。在仪征大仪镇,毛绒玩具生产所需要的裁剪、绣花、车缝、填充各个工序,都能在半径两公里内找到相关的企业。今年,扬州还发布“AI+毛绒”新政,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为毛绒玩具赋能,让这一传统产业实现智能化、品牌化、绿色化转型发展。
扬州梦悦玩具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春军说:“切割都是全自动激光机,填充也是全自动的,每天出货量在7000只到1万只毛绒玩具。”
除了可爱的“包赢”,火爆的“苏超”赛场上,专门为“苏超”南通队设计的“NANTONG”“苏F”等字样的毛巾广受好评,深海蓝和中国红两个主色调的产品线上线下销售火爆,而这些产品就出自南通市第三毛巾厂。眼下,工厂的设计师正在围绕“狼啸江东”“南通必胜”等系列主题设计应援毛巾,力争再推出多款爆品。经过30多年的发展,南通第三毛巾厂拥有世界一流织造、漂染及自动化缝制生产设备,形成了强大的产品研发及生产能力。
南通市第三毛巾厂产品经理包婧说:“这款毛巾的线上销量也是非常可观的,本次比赛结束可以达到10万-20万的销量。不光是这款产品,这次‘苏超’对我们内部的一些设计理念也有比较大的突破。”
如今,扬州毛绒玩具产业年产值超200亿元,年出口额达30至40亿元,在国际玩具版图中占据重要位置;南通全市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的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
“包赢”与“苏超”应援毛巾的火爆折射的是江苏制造业与文化创意产业深度融合的强大生命力,更是各地产业链韧性与创新活力的生动写照。这种“设计紧跟热点、生产无缝衔接、市场快速响应”的产业生态,既根植于江苏完备的制造业基底——从创意研发到工艺加工的全链条能力,也得益于企业对年轻消费群体的深刻洞察,将地域文化符号转化为可触摸、可传播的产品,让“江苏制造”在玩具、纺织赛道上持续领跑。
江苏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苏ICP备05012207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2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