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湖北宜昌9月21日电题:升帆摇橹闯险滩峡江号子话沧桑
中新社记者郭晓莹
“伙计们,起风哒,掌笠哟——吆哦耶哦……”“伙计们,上青滩呐——嘿哟哦……”
在湖北宜昌市夷陵区长江西陵峡畔,年近七旬的杨春善站在船头举着桡桨,把峡江号子喊得热血沸腾、血脉偾张。人们仿佛能看到“雪浪如雷倏崩散,青天乍落一声桡”的惊险景象。
西陵峡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俗称“峡江”。这里险滩密布,水势陡急,船行于此,犹如闯入道道“鬼门关”。流传在西陵峡一带行船过程中船工呼喊的号子被称为“峡江号子”。
杨春善在峡江边长大,自小跟着父亲认水、学喊号子,脑袋里装的全是峡江的地理知识、行船经验,以及各种峡江号子的喊法。
他介绍,峡江号子分为上水号子、下水号子、平水号子和拼命号子,包含拖扛、扳艄、推桡、拉纤等9种工种号子。领唱的“号子头”要精通峡江滩情和号子喊法,根据水势水情和行船状态喊出不同号子,应和的船工纤夫才能整齐、合拍,一起闯险滩、越激流。
“这一带有24渚(暗滩)和多处漩涡。尤其是南沱三漩,屋大个个(房屋一样大),深不见底,船被吸进去就出不来了。”杨春善说,对于船工而言,峡江是一条充满艰辛的谋生之路,峡江号子不是浪漫的歌谣,而是生命的呐喊,喊出了峡江的惊与险,也喊尽了人生的悲与欢。
湖北省影视制作协会副会长杜鸿说,号子在峡江里沿江而下,见景生情,随意填词,所唱均与民间传说和两岸地理风物有关,峡江旧貌在号子声中若隐若现。
“峡江号子所唱内容常依水势情况而定,每到不同地方,船夫们还融入当地的风土和物产,展现峡江两岸民风民俗。”杜鸿说,纤夫船工把阅历和经验记录在峡江号子的唱词中,一边与大自然抗争,一边创作生存史诗。
2008年,江河号子(长江峡江号子)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0年,杨春善被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长江峡?/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