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酷众娱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通过添加客服微信【5902455】
2.在"设置DD功能DD微信手麻工具"里.点击"开启".
3.打开工具加微信【5902455】.在"设置DD新消息提醒"里.前两个选项"设置"和"连接软件"均勾选"开启"(好多人就是这一步忘记做了)
4.打开某一个微信组.点击右上角.往下拉."消息免打扰"选项.勾选"关闭"(也就是要把"群消息的提示保持在开启"的状态.这样才能触系统发底层接口。)
【央视新闻客户端】
国庆中秋双节叠加,“中国藏民居艺术之都”四川省道孚县迎来文旅热潮。据了解,双节假期,所有景点游客量均突破历史新高,道孚县共接待游客12.2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5亿元,均同比增长12.16%。墨石公园的文创市集、亚拉雪山的传统游园、龙灯牧场的民俗游戏、玉科草原的赛马篝火……四大核心景区联动发力,以“文化+美景+互动”的立体玩法,让游客在山水间触摸康巴风情,为假期注入别样的温暖与热闹。
“异域星球”里的文化盛宴在墨石公园悄然开启。作为道孚文旅的“流量担当”,双节期间入园游客达4.66万人次,嶙峋的墨石地貌间,“尼恰道孚 四季模式”文创周市集沿景区大门铺开,唐卡刺绣的细腻针脚、野生菌的山野清香、蜂蜜的醇厚甜润,与地质奇观相映成趣。
“我们带来的野生菌和高原蜂蜜,每天不到下午就卖断货,游客还追着问能不能邮购!”带来8家企业农产品的藏宝堂土特产有限公司负责人马建政一边打包商品,一边笑着说:“能让游客把道孚的‘山野味道’带回家,比赚多少钱都开心。”
牧人乐队的歌声和道孚服饰走秀更让节日氛围感拉满。“之前在网上刷到墨石公园的地貌就很想来,今天没想到还能听到这么地道的藏歌,看这么漂亮的藏装展演!”来自成都的游客陈琳举着手机录下牧人乐队的表演,“尼玛翁姆的歌声一出来,我感受了藏歌的纯美,这种在峡谷里的现场感,比任何演唱会都震撼。”
道孚名道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品牌营销经理古佳蕾补充道:“我们特意把7家非遗展示项目及民族乐团和服饰展演放在墨石公园,就是想让‘冷硬’的地质景观和‘柔软’的文化碰撞,让游客记得住道孚的独特。”
亚拉雪山的初秋风光里,藏着传统与狂欢的双重惊喜。这座备受青睐的雪山景区将传统文化融入游园会,投壶游戏让游客化身“古代文人”,中秋钓月饼环节更引得大人小孩争相参与。
“我家孩子第一次玩钓月饼,手忙脚乱半天终于钓上来一个,高兴得举着月饼跑了一路!”来自深圳的罗加琪笑着说,“晚上看藏族小伙子跳锅庄,我们也跟着瞎晃,虽然动作不对,但那种热闹劲儿太上头了。”
亚拉雪山景区负责人罗勇表示:“我们设计投壶、钓月饼,是想让游客感受传统节日的仪式感;安排藏式歌舞,是想让大家近距离接触康巴文化。看到游客跟着跳舞、笑着抢月饼,就知道我们的心思没白费。”
龙灯牧场的草原上,民俗游戏把欢乐推向高潮。牧民与游客手拉手跳起民族锅庄舞,吉祥哈达不断送到参与者手中,欢声笑语响彻云霄。“我从小在牧场跳锅庄,还是第一次和这么多外地朋友一起跳,他们学得特别认真,手拉手的时候,我能感觉到大家的热情。”带领大家跳锅庄的牧民次姆说,“看到他们喜欢我们的舞蹈,我特别骄傲。”
牧场趣味挑战区里,“藏式拔河”“孔雀喝水”等传统项目前挤满了人,来自广东的游客周洁刚赢了“玩转圆桶”,拿着骑马优惠券兴奋地说:“本来就是来草原放松的,没想到还能玩这么有意思的游戏,赢的优惠券刚好能去骑马,这趟太值了!”
景区所在乡干部杨武也表示:“这些游戏都是牧民日常玩的,这个假期,我们把活动搬到牧场让游客能参与进来。游客玩得开心,还能了解我们的生活,这才是最好的体验。”
玉科草原的欢喜塘与因喀塘边,马背风情与牧民生活画卷徐徐展开。游客们在此体验游牧风情,赛马场上,骑手们策马奔腾,马蹄声叩击草原,引来观众阵阵喝彩。
“我骑了10年马,每次赛马都想拿出最好的状态,今天听到游客喊‘加油’,我跑得更有劲了!”骑手扎西说,“能让大家看到我们草原人的骑马本事,我特别开心。”
牧民生活体验区里,游客们围在土灶旁学做酥油茶、打糌粑。“刚开始不知道怎么搅酥油茶,手都酸了还没搅开,阿姨手把手教我,最后喝到自己做的酥油茶,觉得特别香。”来自重庆的游客罗思宇说,“以前觉得酥油茶可能不好喝,试过之后才知道,这是来自草原的味道,也是生活的味道。”
从墨石峡谷的弦音到玉科草原的篝火,道孚以“一景区一特色”的精准策划,让自然风光升级为文化盛宴。背后更有坚实的服务保障托底:道孚县设置涉旅服务点位30个,组织志愿者3000余名提供暖心服务,开展咨询、引导等服务3000余次,解决游客急难问题300余件;搭建景区医疗服务点14个提供医疗服务3100余人次,派驻公安交警69人次巡视守护游客安全。游客在参与中感受文化,在互动中收获快乐,这片康巴大地用温度与特色,书写着文旅融合的生动答卷。(央金、赤称、泽机翁姆、卓玛拥措、韩青化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人民网服务邮箱:kf@people.cn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636举报邮箱:rmwjubao@people.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1|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060139|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7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20]5494-1075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121号|京ICP证000006号|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