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寓言故事:孔子拜颜回为师
庄子寓言故事:孔子拜颜回为师
颜回是孔子的得意弟子,这众人皆知。为什么孔子要拜颜回为师呢?这是庄子虚构的故事。
有一天,颜回跑到孔子的跟前,特别高兴地说:“我进步了,我进步了!”
孔子说:“你怎么进步了呀?”
颜回说:“我已经忘掉仁义了!”
孔子高兴地说:“哦,亲爱的孩子,你很棒,但是,还欠点火候,因为你还没有进入大道的境界。”
颜回听老师这么说,折返回去,继续修炼。几天后,又跑来对孔子说:“我进入大道的境界了!”
孔子说:“怎么说呢?”
颜回说:“我已经忘掉礼乐了!”
孔子接着说:“哦,我亲爱的孩子,你真的太棒了,但是现在工夫也还没做够,你离大道的境界还差一点。”
又过了几天,颜回第三次跑来对孔子说:“这次,我真的进入大道的境界了!”
孔子又说:“你说得具体一点,怎么就进入道境了呢?”
颜回说:“我端坐着,可以忘掉一切了。”
孔子说:“我亲爱的孩子,什么叫“坐忘”啊?”
孔子很惊奇,自己都没见过这新鲜词汇,于是开始向颜回请教。
颜回说:“毁坏形体,泯灭聪明,形智皆弃,与大道混同为一,这就叫做坐忘。”
孔子说:“天啊,与道混同为一,就没有好恶之情;与变化同游,就不会固执守常了。你果真成了贤人啊,我愿意跟在你后面学习了。”
庄子讲这个故事,旨在为自己的观点找论据:孔子这样的儒学大家,都要向得“道” 的弟子学习,领略道家的思想了,普通人更应该以“道”为追求目标。
在故事中,庄子教学了儒家思想者,进入道家思想的三个步骤:
1- 忘记仁义
2- 忘记礼乐
3- 忘记自我
仁义、礼乐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忘掉了这两者,就脱离了儒家思想。
孔子和庄子不是同时代的人,孔子也不知庄子是何其人。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不可能放弃自己的主张。
虚构故意为主题服务,是庄子的写作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