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庚迁都》:
公元前1285年,阳甲去世,弟弟盘庚即位。为了抑制奢侈恶习,避免自然灾害,于是盘庚决定从奄(今山东曲阜)迁都至股(今河南安阳西北),但遭到很多商民的反对。盘庚便利用宗教对商民们进行规劝,说先王们都按照天帝的意志迁了五次都,他也经过占卜,迁都的计划是得到天帝的允许的,并不是他自己的意愿。商民们不敢违背天帝的旨意,跟着盘庚迁至殷地,从此安定下来,直至商纣灭亡。
《傅说拜相》
盘庚迁殷,商朝又一次繁荣。盘庚死后,他的大弟弟小辛即位。过了三年,小辛也死了,王位又传给了盘庚的小弟弟小乙。小忆没有想到自己会继承王位。按商朝的规矩,盘庚的继承人是小辛,除非小辛死得早,才能轮到小乙。所以小乙从来没有想到过要做王,也从来没有想到让自己的儿子武丁继承王位。在武丁很小的时候,小忆就把儿子送到了民间去生活。武丁和平民的孩子一起儿玩耍,一块儿干活。在劳动中,他还结交了很多朋友,其中有一个叫傅说的奴隶,是他最好的朋友。傅说人很聪明,特别关心天下大事,武丁非常喜欢傅说,很想帮他解除奴隶身份,让他做一个自 由人。
小乙做了十年国王,他死后,王位传给了武丁。武丁即位后,想起了自己的好朋友傅说。可是傅说是个奴隶,那时候奴隶和奴隶主之间的界限很清楚.如果平白无故地解除一个奴隶的 身份,还让他辅佐自已治理国家,那些奴隶主贵族会闹翻天。武丁想了很长时间,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假托是先王在梦里向他推荐了傅说。
武丁解除了傅说的奴隶身份,拜他为相。傅说很有治理国家的才能,仅仅几年工夫,他就帮助武丁把国家治理得安定富足,人口增加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