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们,六一节有什么渊源?
好朋友们,六一节有什么渊源?
1942年5月,德国党卫队全国总指挥,莱茵哈德·海因里希被英国派来的杀手刺杀身亡。为了报复,希特勒亲自下令将有包庇嫌疑的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全部枪决,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此外,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烧毁。为了纪念这一事件,以及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同时,呼吁世界各国反对虐杀和毒害儿童,以及保障儿童权利,六月一日被定为国际儿童节。
六一国际儿童节(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又称儿童节,是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为了反对虐杀儿童和毒害儿童的节日。1925年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关于儿童福利的国际会议上,国际儿童幸福促进会首次提出了“儿童节”的概念,号召各国设立自己的儿童纪念日。该倡议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赞同。大多数国家通常定为每年的6月1日,所以通常称六一儿童节为国际儿童节。
【六一国际儿童节】 此节又称儿童节,定于每年的6月1日。为了悼念1942年6月10日的利迪策惨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虐杀和毒害儿童,以及保障儿童权利等。这并不是一个吃喝玩乐的节日,是一个事关儿童成长、尊严、教育等权利的日子。作老师的、作父母的成年人们应该了解这节日的本质意义,为儿童有更美好的未来和更优越的社会环境而努力。
我国是从1949年开始过六一儿童节的,在这之前,中国的儿童也有儿童节,不过是在四月四日,简称四四儿童节。1925年8月,国际儿童幸福促进会在瑞士举行会议,并通过了《日内瓦儿童权利宣言》,认为儿童是人类未来的希望,倡议各国应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最好的福利。当时的国民政府决定,从1931年开始,正式将“儿童节”时间定在每年4月4日。然而,到了1949年12月23日,中央政府宣布:以"六一国际儿童节"代替原来的"四四儿童节",并规定少年儿童放假一天。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