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张组图在社交平台迅速走红,图中一边是发布会上高举芯片的何小鹏与李斌,一边是举桌板兜售的李想。对此,有网友戏称,有人掏芯片,有人掏桌子,谁尴尬谁知道。
事实上,这并非理想汽车在近期首次陷入尴尬局面,就在其首款纯电SUV车型i8上市之后,李想不但没有迎来市场热销的欢呼声,资本市场更是给出了冰冷回应,理想美股盘前涨幅瞬间蒸发,从最高涨近10%转为暴跌超7%;次日港股更是一度大跌近13%。
在《一品汽车》看来,这份资本市场的判决书背后,是理想i8上市引发的一系列争议,从拒绝标配冰箱彩电引发消费者失望,到与重卡对撞测试被指“造假”激怒卡车公司,再到李想执着推销车内桌板,而竞争对手纷纷高举自研芯片。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创始人,正在用各自的格局讲述各自的品牌故事,而这也注定成为行业分化的最佳注脚,理想汽车曾经的精准定位和营销神话,正在现实面前褪色。
事实上,在i8发布会最引人注目的环节,理想播放了一段“重卡连环撞击测试”视频:一辆8吨重的卡车与i8以相对速度100km/h正面对撞,随后另一辆卡车侧面撞击i8。视频显示,重卡被撞至四个车轮弹起,驾驶室与货箱明显分离,驾驶室几乎倒压在i8前窗上。
测试结果引发行业聚焦,i8的A/B/C柱、门梁均无变形,9个气囊全开,电池无漏液起火,这段视频迅速引发专业人士和公众质疑。最初发布视频时,理想未对卡车方向盘标识打码,网友一眼认出是东风柳汽旗下的乘龙卡车。面对网友“一辆卡车真的连理想都撞不过吗”的质疑,乘龙卡车在抖音评论区强硬反击:“被摆了一道,聪明人一眼看出假”,“不知道背后导演想啥,实际碰撞你觉得会怎样?”
乘龙卡车随后发布官方声明,强调每辆车出厂前均经严格质检,坚守安全第一理念,并宣布“法务部门已介入处理”。对此,卡车行业的专业人士向《一品汽车》指出测试存在三大疑点:测试卡车空载,而现实中卡车多满载运行,碰撞能量差异巨大;100%正面对撞在现实中极少发生;以及驾驶室锁止结构可能被动过手脚。
好在广大网友的眼睛是雪亮的,在B站等社交平台中,弹幕充斥着对理想汽车此次测试的调侃,称其行为颇为可笑。当下,这场碰撞测试引发的争议,已演变为乘用车与商用车两大阵营的对立。卡车行业人士甚至建议乘龙购买i8进行第三方公证测试,而东风柳汽可能启动法律程序。
在产品定位层面,理想i8定位六座纯电中大型SUV,售价32.18万元起。然而其配置策略却令持币待购的消费者大失所望。最受诟病的是被理想带火的“冰箱彩电大沙发”配置出现明显缩水。据消费者反馈,顶配才有电视,中低配没有冰箱和电视。在各大汽车论坛上,网友纷纷吐槽:“这个价位的车,竟然在电池方面抠门”,“30万没有城市NOA,国内独一份”。
电池供应商的选择也引发质疑。i8采用三元锂电池,但由欣旺达和宁德时代混用,而欣旺达此前在部分新车上频出问题。一位持币观望的消费者在论坛直言:“作为持币观望6座的消费者,对i8还是比较失望。顶配才有电视;三元锂电池欣旺达和宁德混用。欣旺达之前在极氪001也出过很多问题。”
对此,《一品汽车》认为,理想的产品定位似乎陷入矛盾,李想曾坦言:“第一眼看到i8设计图时觉得有点丑,但越看越顺眼,实车惊艳!” 然而用户期待的好车是“大空间、大电池、冰箱彩电大沙发、豪华的内饰”——这个消费心智恰恰是理想自己培养起来的。
值得一提的是,当李想在发布会上高举桌板展示“大客厅模式”时,中国智能汽车行业正经历一场“芯痛”。英伟达的智能驾驶芯片Thor再次跳票。台积电在生产过程中发现 “芯片设计存在问题导致良率低下”,黄仁勋已承认是英伟达的责任。更令人失望的是,Thor的算力从原计划的2000TOPS缩水至700TOPS,实际测试仅有500多TOPS,与双Orin X方案相比并无明显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