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面市场或正经历20年来的最冷寒冬。2020年,中国人一年吃掉超过438亿包方便面,相当于每人消费30包。 如今,这个数字像被戳破的气泡,3年缩水40亿包。
行业巨头的财报揭示了市场现状: 康师傅2025年上半年方便面业务收入同比下滑2.53%至134.65亿元,减少3.5亿元;饮品业务收益下降2.6%,营收缩水11亿元。经销商数量半年减少3409家。
市场格局悄然生变。据马上赢发布的《2025Q2方便速食市场回顾》, 康师傅与今麦郎均出现同比收缩,而统一、白象及韩国三养集团保持增长态势。其中,白象的表现尤为亮眼,2024年方便面营收达130亿元,直逼康师傅。
△方便面市场或正经历20年来的最冷寒冬。(资料图,图片由摄图网提供)
01
年轻人:很多食品比方便面更方便
“6块钱能点一份有肉有菜的外卖,谁还花15块买‘轻奢方便面’?”有消费者吐槽。 外卖平台“拼好饭”专区闪烁着诱人数字:6元套餐含两荤一素,免费配送到家。
在部分消费者心目中,自热火锅、即食鸡胸肉、预制佛跳墙……这些“开盒即食”的新选手,比方便面更省心。有网友直言:“泡面还要等3分钟,我现在连3秒都不想等!”行业数据显示,“一人食”方便食品市场已突破800亿元,占整个方便食品行业的35%以上。
另外,绿皮火车上曾经弥漫的泡面香气,也被一小时都市圈的快捷行程所消解。 “旅途时间从10小时缩短到3小时,谁还需要带泡面?”消费者的反问,道破了泡面消费场景缩水的现实。
需要注意的是,方便面的价格越来越贵,让部分消费者打了退堂鼓。曾经的平民食品正蜕变为“轻奢单品”。 经典款价格普遍上涨20%以上,加片肉就敢卖15元。原材料成本压力虽是涨价因素,但从各大企业公布的销量数据来看,消费者很难买账。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方便面市场的下滑是消费升级的必然结果。未来,企业需在产品创新和健康属性上加大投入,否则难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02
企业:欲靠“黑暗料理”出圈
面对危机,行业巨头开始多线突围。康师傅聚焦“多价格带、多场景覆盖、高品质保证”三维策略,推出地域特色风味系列、健康概念产品及跨界联名款。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康师傅最新财报,高价袋面销售额暴跌7.2%至50.92亿元,成为拖累方便面板块的核心因素。
其他企业也试图通过创新产品口味、吃法,让方便面走入更多年轻人心中。 白象把折耳根、香菜、苦瓜塞进面汤,靠“黑暗料理”出圈。这些被吐槽“像在喝中药”的创新,却在社交平台催生“敢不敢试”的挑战。
日清和三养则玩起口味混搭:抹茶海鲜面、草莓牛奶面、甜辣火鸡面等产品,试图让方便面成为年轻人“挑战极限”的社交货币。
世界方便面协会的数据显示,2020至2023年,中国市场消费量锐减40亿包,2024年跌至438亿包。2025年第二季度,全行业销售额同比下滑8.9%,衰退速度仍在加剧。
“不是年轻人抛弃了方便面,而是方便面没‘跟上’年轻人。”食品产业分析师李伟表示,新生代消费者愿意为28元一杯的精品咖啡买单,却对5元以下的传统方便面兴味索然。淘宝直播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预制菜销售额同比增长143%,自热火锅品类客单价达42元仍供不应求,显示便捷食品赛道正在向品质化转移。
作者丨记者 马嘉
责编丨白雅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