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伐有力铿锵
坚毅从容的目光扫过
尽显中国女兵的英姿飒爽
这位叫王爽的女兵
是今年阅兵场上装备方队中唯一的女教练员
2015年“9.3”阅兵结束后
当时还是列兵的王爽手捧鲜花同战友一块迎接
“平型关大战突击连”方队阅兵战友凯旋
望着战友们刚毅的脸、挺拔的军姿
一个梦想在她心里埋下了种子:
“有一天,我也要走过天安门
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那一刻的仰望
成了她日后所有坚持的起点
201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
王爽如愿成为徒步方队女兵
同时,还身兼教练员、排面长
自己也是第一次参加阅兵
如何当好教练?
面对压力,她一刻也不敢松懈
2019年10月1日
她们以最完美的状态、最昂扬的斗志
通过天安门广场
接受主席检阅
那一刻,王爽感到所有的汗水都化作荣光
徒步方队指挥部授予的“优秀教练员”称号
是对她那段拼搏岁月最好的肯定
得知今年有阅兵任务
那份熟悉的热血感又涌上心头
王爽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书
但因女兵选拔范围未涵盖她所在的单位
她未能入选受阅队员
就在王爽以为自己要与本次阅兵失之交臂时
一道新的任务来临——
领导问她是否愿意担任装备方队乘载员的教练员
王爽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行!我一定完成好组织交给我的任务!”
当时,有人问她
不能亲自走过天安门,遗憾吗
当然会有遗憾
但王爽心中有一个更坚定的声音
“即使不能再次通过天安门
也要与自己的队伍并肩战斗到底”
台前光荣,幕后更光荣
打造一支过硬的队伍接受检阅
这份责任,更重
初次走进男兵方队的训练场时
王爽能感受到一些目光里的疑虑
如何赢得男兵们的信服
王爽清楚,训练场上
专业能力是唯一的语言
实力才是赢得尊重的通行证
一次科目示范
摆头、敬礼、呼号
王爽军姿挺拔
如教科书般精准、利落、充满力量
一瞬间,男兵们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那一刻,王爽明白了
无论男兵还是女兵
他们所肩负的使命、对极致的追求是完全相同的
性别从来不是衡量能力的标尺
晒得黝黑的面庞和双手
被汗水反复浸透的衣襟
就是他们全力以赴的最好证明
王爽本以为
装备方队的阅兵式会比徒步方队的正步分列式简单
“本以为静态站立比动态正步简单
上手才知道‘静’里面的门道更深”
如何将看似凝固的军姿
站出排山倒海的气势
她坚信
没有队员做不到
只有教练要求不到、检查不到
“远看威武挺拔,近看庄重自豪”
她用“拔起来”的口头禅
时刻提醒队员们
从身姿体态到神情面色始终“在状态”
训练场上分毫必较
战场上才能万无一失
“初始即严、越来越严、一严到底”
这是她的铁律
“出场即震撼,亮相即精彩”
这是她的标尺
正是这份 “死磕”
让王爽的队伍在考核中赢得了认可
王爽深知
方队训练,不只需要动作到位
队员的心理韧性也至关重要
和以前带女兵队伍不同
王爽感到男兵虽然能吃苦、执行力强
但他们有时有心事不愿表达,爱把压力埋在心里
发挥在集团军心理巡回服务积累的经验
王爽主动当起了心理咨询师
在训练间隙了解队员所思所想
把心理服务做在训练场
成为队员们信赖的“知心姐姐”
训练场是严肃的
也可以是活泼的
王爽把热身操配上动感的DJ舞曲
把课间休息变成有趣的团辅游戏
把生硬的心理课变成身边的阅兵小故事
她还创新设立“队员情绪状态可视化晴雨表”
实时掌握队员心理动态
“阴天”了,“三互”小组上
“下小雨”,心理骨干帮
“雷暴”预警,“知心姐姐”王爽就赶紧出马
有了“晴雨表”,队员们的情绪得到了及时调节
在紧张的训练过程中
为了给大家加油、鼓励
王爽主动联系一百多位官兵家属
收集家属祝福视频
为士兵带来惊喜和鼓舞
她说
这些细微处的暖意
是让钢铁之躯保持韧性的“精神盐分”
训练之外
王爽还是此次任务活动的文艺轻骑队队员
晚会主持,她妙语连珠,掌控全场
慰问演出,她舞姿灵动,用笑容点亮整个舞台
这时,她不再是训练场上严肃的“王教练”
而是点燃热情、激励士气的文艺骨干
是队员口中亲切的“王爽姐”
不久前
王爽接到一个令她喜出望外的消息:
由于她素质过硬和岗位需要
她将被补充到受阅队伍
这份信任与机遇,让她心潮澎湃
不再只是场边的“教练员”
而能与战友们并肩挺立
作为“队员”共同接受检阅
她说:
“与一起训练的兄弟们并肩受阅
将是我阅兵路上最璀璨的荣光”
她默默告诉自己
作为队员
她也必须一丝不苟地达到自己立下的标准
甚至要做得更好
从为受阅战友献花的列兵
到阅兵场上的优秀教练员
从徒步方队到装备方队
从带女兵到带男兵
角色和任务虽发生变化
但以不服输的劲儿追求完美
以最高的标准迎接党和人民的检阅
在王爽这里,始终如一
监制:刘晓鹏 张意轩 余荣华
统筹:梁昌杰
策划:岳小乔 冯慧文 王靖远
记者:金正波 李龙伊 亓玉昆 王靖远 陈相如 朱田恬
文字:刘文欣
制作:王靖远 朱笑熺 胡迪 靖满 高鑫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