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040090)
作为安徽安庆的种粮大户,王风清种了十年水稻,经历了从粗放管理到规模经营的变化,今年他这一千多亩再生稻头茬获得高产绝非偶然,而是政企协力、农户受益的必然。
一台小型收割机正在田间忙着收割稻谷
政策“送东风” 吹绿皖南万亩稻花香
安徽安庆地处皖南丘陵地区,襟江带淮,主要种植水稻、油菜、棉花等农作物。近几年,国家多次出台政策,鼓励在“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的稻区发展再生稻种植,并强调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
在此背景下,安庆市涌现出一批具有多年种植经验、种粮积极性较高的大户,率先探索起了再生稻规模化高质量发展路径。“以前我们这种一季稻太浪费,种两季又赶不上节气,每年春末就荒着。”王风清的困惑,曾是安庆许多农户的共同难题。而再生稻的出现,恰好破解了这一困境——它“一次栽种、两茬收割”,省工、省种还省肥,能让“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的地块“活”起来。
这份 “活” 力的背后,离不开国家、地方与企业的协同发力:国家政策持续加码、地方政府精准补贴、企业科技助力,让农户放心扩大了种植规模。如今,安徽安庆再生稻种植面积稳步提升。到2025年,已种植50万亩,成为皖南地区重要的再生稻产区。
企业“破难题” 助力好稻种出好产量
“种再生稻不难,难的是种出高产!”王风清坦言,早年作为乡村赤脚医生的他,甚至试过给再生稻配医用氯化钾,但结果却远不及预期。而他的烦恼,正是企业发力的方向。
作为复合肥龙头,新洋丰联合望江县科农农资有限责任公司,构建起“企业供肥+托管服务”的模式,解决家庭农场规模化种植管理难的问题。服务落地之初,新洋丰农服团队联合当地农资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对土壤进行“全面体检”,结合作物营养需求规律、气候特点等,量身定制施肥方案;该模式服务范围不仅涵盖作物全生长周期管理,还涉及种子、农药、植保、农机农艺等关键环节,确保农户“供肥有保障、技术有支撑、托管有服务”。
成熟的再生稻穗大粒饱
“像我们望江县沿江,以丘陵地带为主。测土结果表明,我们这里的土壤其实不缺肥,缺的是水稻生长所需的锌、镁、硼、硅等微量元素。”科农农资业务经理李明指出。“本地二茬稻易受寒露风影响,”新洋丰江西分公司安庆小组经理邵剑补充,“施肥得因时因地制宜,让稻子‘吃得刚刚好’,才能避免头茬贪青晚熟,耽误二茬生长。”
针对这些痛点,新洋丰推出“锌磷美”套餐肥,既能满足再生稻两茬生长的养分需求,又能补足微量元素、增强抗逆性;再配合科学用肥指导,可促进头茬及时成熟、二茬早抽穗,有效抵御气候风险。
种植大户王风清(中)带着新洋丰安徽安庆小组经理邵剑(右)、科农农资业务经理李明(左)到田间观察水稻长势
2024年安徽安庆长期低温多雨,再生稻前期长势差、结实率普遍不高。在新洋丰与科农农资推荐下,王风清家2000亩稻田中三分之一施用“锌磷美”,生长期长势显著优于对照田:头茬稻茎秆粗壮、叶片翠绿,分蘖数超30个,亩产达1496斤,比对照田增产122斤;二茬亩产790斤,又比对照田多收140斤;两茬合计亩产2286斤,总增产262 斤!“天气条件不利还能增产,这肥选对了!”王风清欣喜道。
科农农资李明表示,“锌磷美”在再生稻上的表现效果显著,农户普遍增收。“我们安徽省级示范的卫保家庭农场用上后,再生稻一蔸分蘖达35个,比普通施肥多近10个!茎秆粗得像筷子,不仅能稳稳撑起头茬高产、抗住风雨不倒伏,还能储存更多养分,助力二茬腋芽萌发,让两季总产量再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