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假期出游高峰,住宿卫生安全问题再度引发公众热议。此前,多家酒店曝出卫生乱象,这让不少游客忧心:花了钱住店,如何才能避开卫生隐患?
近日,记者经省疾病预防控制局采访了省人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杨励,为大家整理了一份“住宿健康防护指南”。专家特别强调:无论选择酒店还是民宿,养成良好的防护习惯都能有效规避潜在风险。
办理好入住,别着急放行李,进入房间后的“风险侦察”,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关键一步,尤其是那些“每天接触却很少在意”的细节,往往就成了卫生死角。杨励提醒:“水龙头、浴缸这些用水频繁的区域,潮湿环境会让细菌、真菌像‘小团体’一样聚集,上一位住客留下的皮屑、污垢,很可能通过接触造成交叉污染;看似柔软的地毯、沙发,是灰尘和螨虫的‘藏身地’,敏感人群接触后容易引发皮肤瘙痒、打喷嚏;最容易被忽视的是电器遥控器,按键缝隙里的食物残渣、汗液难以清洁,表面细菌检出率往往很高,拿取后一定要做好手部清洁。”
除了这些“看得见”的接触风险,空气和水源这两个“隐形健康杀手”更要警惕。杨励解释说,如果房间长期密闭、空调滤网积满灰尘,上一位住客若有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症状,飞沫或气溶胶可能残留在空气中,免疫力较低的人吸入后容易被传染;而老旧酒店或长期空置的民宿,淋浴喷头内部容易滋生嗜肺军团菌,这种细菌会随着热水雾化形成“感染雾滴”,吸入后可能引发肺炎。建议入住后先打开热水龙头冲洗3-5分钟,同时开窗通风,让新鲜空气流通起来。此外,对于毛巾、床品等公共用品,杨励建议不要只看表面是否干净,最好观察边角是否有污渍、闻是否有异味,条件允许的话自带一套,避免因清洁不到位引发皮肤问题。
当然,大家也无需为防护过度发愁,专家推荐两样“随身神器”解决住宿卫生顾虑。第一个是消毒湿巾。选购时要看清成分,推荐含有酒精或季铵盐成分,但要注意区分是擦皮肤还是擦物体的。可以重点把遥控器、门把手、水龙头这些高频接触点仔细擦一遍,等自然晾干再使用。第二个是床品,自带家里的床单、枕套,甚至带个轻便的睡袋内胆,这招尤其适合带孩子、容易过敏的人,或者住得比较久的游客。要是嫌麻烦想选一次性床品,记得看材质,无纺布轻便、纯棉更亲肤,而且一定要选有卫生标准标识的。这两种方式都能有效建立健康防护“物理屏障”,大家可根据出行天数、行李空间灵活选择。
最后杨励表示,大家不用对住宿卫生过度焦虑。对免疫力正常的人来说,选择正规运营的住宿场所,感染传染病的概率其实很低。健康防护不是要“面面俱到”,而是抓住关键环节,做好高频接触物品的消毒、合理使用防护用品,即可大幅降低风险,安心享受美好假期。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江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