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榆林市吴堡县辛家沟镇千亩青梨基地,颗颗饱满的青梨挂满枝头,农户们穿梭林间,正忙着采摘、分拣、搬运,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吴堡青梨是地方古老的名优水果品种,至今已有千余年种植历史,在晋陕蒙地区享有盛名。果皮翠绿光洁,果肉脆甜多汁,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一滴泉水”。
(国网榆林供电公司员工在青梨冷库检查用电设备)
“吴堡青梨,果肉细腻,皮薄核小,一口爆汁。”吴堡县辛家沟镇深砭墕村种植大户霍保国边说边进行展示。
过去种植分散,因灌溉条件、基础设施不完善、储存技术落后等等原因,一度使得这一“珍宝”长期“藏在深山人未识”。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在各方支持下,产业配套日益完善。新建的节水灌溉系统覆盖全县梨园,大型冷藏仓储基地投入使用,电商销售平台打通全国市场,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然而,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完善的电力支撑。作为撑起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国网吴堡县供电公司积极配合地方政府,精准对接青梨产业发展的用电需求,实施农网改造工程37项,持续加大农网投资力度,新增和改造配电变压器56台,架设和升级供电线路103.13千米,大幅提升了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
特别是在灌溉方面,智能化的灌溉系统在电力驱动下,可根据土壤湿度、天气变化等因素精准供水,既节省水资源,又促进青梨健康生长。
“以前灌溉靠天,现在水分足、电力稳定,梨是个顶个的大,还长得标致,今年肯定卖个好价钱!”吴堡果维生态农业种植大户田安涛开心的嘴都合不拢。
电不仅解决了“浇地”难题,还延伸了产业链。青梨采摘后会第一时间运往冷库,冷库分选车间配备了智能选果机,为青梨全面“体检”,检测硬度、糖度、内部缺陷等关键品质指标,并根据重量和果径把青梨分成不同等级,每小时可以分选青梨约2.6万颗。而且,冷库智能温控系统能长期保持适宜温度和湿度,延长青梨保鲜期,可以根据市场行情灵活安排销售时间,提升产品附加值。
“青梨是我们村的主导产业,收入最高的一户可达到20多万元,最少得也能达到3万元以上,农户种植面积也在逐年增加,去年新建的冷库可以满足全村青梨的存储需求。从灌溉、预冷、储藏到加工,每个环节都离不开电。”吴堡县辛家沟镇深砭墕村党支部书记霍鹏辉表示。
如今,吴堡青梨已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正式通过欧盟商标注册。下一步,吴堡县将重点推动青梨产业“提质增效”与“三产融合”,推广智慧果园管理系统,发展青梨精深加工。国网吴堡县供电公司将持续优化电网布局,提前对接梨膏、梨汁、梨罐头等产品加工的用电需求,量身定制供电方案,增容改造生产线供电设备及线路,确保生产设备满负荷运转时电力“不断档”。同时,组织共产党员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园区线路巡检、用电安全指导,特别在采摘季、加工旺季开通“绿色通道”,实现用电问题快速响应和解决,以更智能的电网、更优质的服务,推动这颗“黄金果”真正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通讯员 王晓彤 杨扬 马倩)
编辑: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