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营养品的标准无外乎营养成分够不够,是不是所有人群都适合服用,那植物粉末这样的产品是不是真的能替代蔬菜水果?选用时应该注意什么?哪些人群又应该慎用呢?
食品工程博士、科普作者云无心介绍,跟以往的五谷杂粮和豆类直接磨粉有所不同,蔬菜水果主要通过烘干磨粉、冻干磨粉或者液态喷雾干燥三种方式成为粉末,但在这个过程中,营养成分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失。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金晖也表示,除非咀嚼、吞咽或者消化功能存在障碍,否则不建议把蔬菜水果打成粉食用,尤其是年轻人。
有评测机构对比市面上部分蔬菜粉发现,个别产品的糖分和奶茶差不多,还有产品中淀粉含量超过一半。云无心提醒,即便出于便利食用果蔬粉,也要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并仔细辨别原料配比和营养成分。
至于传统的五谷杂粮粉,营养成分保存比果蔬粉好,对老人和婴幼儿来说相对容易吞咽和消化,但金晖提醒,同一种谷物,磨成粉之后在消化吸收快的同时,也会提高升糖指数,对于有控糖、减脂等需求的人来说要慎重选择。此外,也不建议用果蔬粉或者杂粮粉取代正餐,时间太长会导致口腔、消化道的功能退化。
营养专家建议,某些实物在打成粉末后,虽然对其中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糖类等营养素影响不大,但部分维生素,尤其是水溶性和抗氧化类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容易在加工过程中因细胞壁破坏而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导致营养流失。建议消费者根据实际需求,理性看待一些产品所宣称的功能、效果,不宜盲目跟风购买。
对于胃肠功能较弱、消化吸收不良的老年人,食材被打碎后更易消化,可适当食用。而对于孕妇、减重人士、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来说,这些所谓的“粉末营养品”在食用时,身体对它们的吸收速度显著加快,可能导致血糖升高。因此不建议这些人群长期或大量食用,尤其是不能替代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