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猴王拼三张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通过添加客服微信【4194432】
2.在"设置DD功能DD微信手麻工具"里.点击"开启".
3.打开工具加微信【4194432】.在"设置DD新消息提醒"里.前两个选项"设置"和"连接软件"均勾选"开启"(好多人就是这一步忘记做了)
当两个生意人坐在一起准备商业互吹,当一个年轻人见到丈母娘准备“即兴演讲”,他们不是掏出车钥匙或亮出房产证,而是拿出一朵郁金香来彰显实力。 一枚看不见摸不着的比特币,2024年要价1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73万);但以黄金为参照物,17世纪的荷兰,一株郁金香能卖到2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46万)。400年过去,这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却在玩着同样的游戏,遵循同一套法则。 我将用三期内容讲一个关于泡沫的故事,若你能耐心看完,金融的“底裤”就被你扒了一半。咱们开始吧。 从“全球霸主”到郁金香狂热:荷兰的黄金时代 我们知道,美国是当今世界头号强国,GDP总量全球第一,美元是世界储备与结算货币——但美国的“老大地位”不过七八十年。在它之前,这个位置由英国霸占了近200年;而英国之前的全球霸主,答案可能出乎你预料:是面积仅4.2万平方公里、看似没什么存在感的荷兰。 从17世纪初到18世纪中,荷兰是世界头号强国,拥有全球最强的海上舰队,地位等同于今天的美国;荷兰盾,就是当时的“美元”。17世纪的荷兰人,像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中产一样富有,尤其是贵族和商人——有了钱,自然想找些能彰显独特品味的东西。当金银珠宝、绫罗绸缎、茶叶瓷器都无法满足时,机缘巧合下,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郁金香。 据史料记载,荷兰最早的郁金香是16世纪中期,由一名外交大使从土耳其带过去的。那时没有飞机高铁,也没有生鲜储藏技术,怎么运送活体植物?答案很简单:人肉携带。因为郁金香酷似洋葱,球茎硕大,即便没有土壤也能保存很久。 刚到荷兰的郁金香并未受“皇室待遇”,反而因长得像洋葱,有人甚至把它当调味品尝鲜。1592年,著名植物学家克鲁西斯偶然得到几株郁金香球茎,带到莱顿大学植物园培育研究。两年后,这些球茎开出惊艳的花朵,消息传遍荷兰,人们纷纷跑来观赏;个别嗅到商机的商人想与克鲁西斯合作,却都被拒绝——于是他们潜入花园,“借”走几株样品。几年后,市面上的郁金香多了起来,围绕郁金香贸易的市场也慢慢形成。 一种潮流的兴起,往往由上层引领、大众跟风,郁金香也不例外。17世纪初的荷兰,王公贵族以胸口别一朵郁金香为荣,求婚时也把郁金香当作顶级彩礼。很快,这种原产于中亚荒野的花卉,仅因稀少和上层追捧,成了财富与地位的象征。此时的郁金香,已然变成一种“定向流通的货币”——这就是放到今天也适用的奢侈品逻辑。 郁金香有两个特点,恰好为泡沫创造了交易条件: 1. 花期短:只在每年4-5月春季开花,稀缺感拉满; 2. 颜色多样:有鲜艳的黄色、深邃的紫色,还有双色甚至多色混搭的品种,为定价提供了依据。 首先是定价体系:人们根据花色给郁金香划分等级,还用军衔命名——高等级品种有“海上将军”“总督”“统帅”等,称谓越霸气,定价越高昂。其中最顶级的品种,是紫白相间条纹的“永恒的奥古斯都”。这里补充一句:奥古斯都号称“欧洲秦始皇”,是元首政治的创始人,统治罗马帝国40年,以他的名字加“永恒”命名,足见人们对这个品种的推崇。 反映在价格上更惊人:1630年,一株“永恒的奥古斯都”售价2000荷兰盾,以今天的金价换算约合80万人民币;而当时普通荷兰人的年均收入仅300荷兰盾,一株种苗相当于普通人7年的收入——这还不是最高点。 最初,郁金香只是王公贵族和有钱人的稀罕收藏品;但当价格攀升,那些“不喜欢花、只喜欢钱”的人来了。更关键的是,你没法通过球茎判断开花颜色——即便素色品种,也可能绽放出“永恒的奥古斯都”。这完美命中了人性的赌性,“买球茎赌花色”让人欲罢不能。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后来植物学家发现:“永恒的奥古斯都”的紫斑条纹,是球茎被病毒感染产生的异变——原来大家抢购的,是得了病虫害的花朵。 郁金香春天开花、夏季出土球茎,正常情况下“有球茎才有买卖”,也就是现货交易。但一年一次的交易频率,显然满足不了投机者——对他们来说,最好365天、24小时都能交易。怎么办? 很简单:买卖双方提前约定价格、支付定金,等未来郁金香出土后再交货。没错,期货就这么“诞生”了。据史料记载,当年荷兰郁金香市场的交易,小部分是现金,大部分是票据——也就是承诺未来付款或交货的凭证。由于交易的是“未来开花的郁金香”,它们可能还在土里,甚至压根不存在;很多买家在“需要交货”前,就把手上的合约转手卖掉了。以至于后来市场崩盘,这些既是债权凭证、又是债务凭证的票据,根本找不到债权人和债务人,乱成一锅粥。 伴随郁金香价格暴涨,潮流逐渐变成狂欢。1634年,郁金香买卖成了荷兰“全民运动”:从王宫贵族到平民百姓,从荷兰国内到整个欧洲,人们疯狂涌入市场,指望靠这株小花改变命运。 为了买一株稀有郁金香球茎,农夫卖掉农场和土地,市民抵押自住的房子,工匠当掉吃饭的工具;船夫、佣人、马仔,各个阶层都把能变现的资产换成现金,跑去投资这个“神奇植物”。就连几百公里外的法国,也出现“有人用价值数万法郎的酒厂交换郁金香球茎”的匪夷所思的事。 为方便交易,荷兰政府在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专门开设郁金香交易市场,还引入了期权交易;随后,鹿特丹、莱顿等大城市也相继开设交易所,吸引欧洲各国投机商云集。你会发现:现代金融体系的各种衍生品——现货、期货、期权、合约等,在400年前的郁金香时代,就已完整呈现。 由于当时没有互联网,大家都在线下交易。于是有人发现商机:专门提供撮合交易的酒店包房,从中抽取中介费;还诞生了不少“郁金香专家”,专门教人“根据球茎判断花色”——也就是现在的“知识付费”。 当大量热钱涌入,商品价格会涨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1634到1636年,原本2000荷兰盾的“永恒的奥古斯都”,涨到了6000荷兰盾(约合今天240万人民币);其他品种几年下来翻了几十甚至上百倍。坊间传闻,有位投机客通过合约买卖赚了6万荷兰盾,却从头到尾没见过一株郁金香。 1637年2月4日,据说是一个寒冷的清晨,荷兰哈伦花卉交易所传出一个谣言:“没人买郁金香了”。随后,谣言竟变成了事实——整个市场全天没有一笔成交。这就是郁金香泡沫的转折点,来得突然,却又理所当然。 崩盘迅速传遍荷兰:没有买家,失去流动性的郁金香,就像《繁花》里爷叔的段子:“帝国大厦知道吧?从底下跑到屋顶要一个钟头,从屋顶跳下来只要8.8秒。” 现货崩盘导致大量期权直接作废。由于当时没有完善的交易制度,大多数人对未来价格的押注只付了少许保证金,那些承诺到期交易的票据全部“跳票”,破产的投机客数不胜数。随着卖盘如雪花般抛下,价格跌到0.5折才有少量接盘,却仅稳定一两天,随后继续下跌——曾高达6000荷兰盾的“永恒的奥古斯都”,最后市场价仅0.1荷兰盾。伴随“龙头”价值回归,郁金香泡沫正式破灭。 事件波及整个荷兰,事发后荷兰议会立即展开调查——但这种基于人性和市场自发行为的群体投机,根本查不出结果。荷兰政府干脆将其定性为“全国性集体赌博”,宣布“有合约纠纷的人,只要支付合约价格的3.5%即可终止合约”。 1638年后,郁金香彻底回到原点,买它的人变回植物鉴赏家和极少数用它彰显品味的有钱人,仿佛一切从未发生。对当时的很多荷兰人来说,郁金香带来的不仅是破财与破产,还有智商的侮辱——泡沫过去后,不少人把郁金香当“过街老鼠”,看到就想砸烂。无独有偶,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后,大众对股票也是这种态度。 时至今日,郁金香泡沫已过去400年,这场看似简单的全民投机,其实留下很多谜团:首先是历史文献太少,我查阅大量中英文资料,只找到少量记录;有现代史学家甚至认为,郁金香泡沫是基督传教士杜撰的“反投机段子”,历史上根本没发生过。比如伦敦大学教授安妮·戈德加在《郁金香狂热》中写道:“我找不到人们在这次事件中破产的证据,实际上只有一小部分人参与投机,整件事对荷兰社会也没有任何影响。” 或许我们永远不知道真相,但借助第一性原理——亘古不变的人性与规律,从逻辑推演中能嗅到熟悉的味道: 1. 金融基础奠定泡沫土壤:1602年,全球首家股票交易所(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成立;1609年,阿姆斯特丹银行成立,为全球客户提供货币兑换与结算服务。这两大创新奠定了荷兰盾的国际地位,再加上荷兰东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的全球贸易网络,阿姆斯特丹成了当时的“纽约”,荷兰成了世界中心。 2. 中产崛起催生投机需求:17世纪的荷兰人均GDP欧洲第一,中产占比30%,城市化率50%——经济、商贸、金融高速发展,民间有大量闲钱,人们自然想“炒点什么”,所谓“保暖思淫欲”。 3. 财富收割的底层逻辑:跟每次泡沫一样,郁金香狂欢的起因不重要,重要的是趋势形成后,掌握资源和信息差的人,会利用人性的贪婪完成收割。郁金香最早流行于上层社会,稀有品种本就握在贵族手中,前期慢牛阶段他们持仓收益最大;有资料记载,崩盘前几个月,大户和境外资本已减少甚至暂停交易——最后几个月的狂欢,大概率是散户推上去的,获利者则趁机完成筹码派发,这和每次牛市高潮如出一辙。 4. 金本位让泡沫“软着陆”:当时荷兰盾是金本位(以金银为实物货币),泡沫破灭未牵扯深层信用问题——这和后来“用信贷炒资产”的泡沫不同,不会触发全社会债务危机,或许这就是它没明显影响荷兰经济的原因。 郁金香泡沫100年后,欧洲又相继发生南海泡沫、密西西比泡沫,过程与结局和郁金香泡沫如出一辙。历史是人书写的,正如著名历史学家威尔·杜兰特所说:“绝大部分历史都是猜测,其余部分是偏见。”但在亘古不变的人性与规律面前,我们其实已经知道过去发生了什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4.打开某一个微信组.点击右上角.往下拉."消息免打扰"选项.勾选"关闭"(也就是要把"群消息的提示保持在开启"的状态.这样才能触系统发底层接口。)
【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