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这里、来到这里,昔日的“水牛角村”——浙江义乌后宅街道李祖村正发生蝶变:集聚271名农创客、诞生73个乡村创新业态,2024年销售总额超7000万元,年游客量突破百万人次……
一年多来,李祖村在改善村容村貌的基础上,积极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农创客联盟作用,着力打造面向年轻人的众创乡村,总结、归纳,整理出“农创兴农”品牌,带热更大范围的乡村经济。
村里缘何聚集数百位农创客
“我是游客变店主。”李祖村青年农创客杜冰涛说,当时路过村里觉得挺好玩,便咨询了下客流情况、开店费用等情况都十分可观后,便立即下手,开了间披萨店。
李祖村位于高速路口附近,交通便利、潜力无限。得益于2003年浙江省启动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曾经“脏乱差穷”的李祖村从改善村居环境入手,继而发展乡村旅游、培育产业新业态,逐渐从“自己都嫌弃的穷山村”蝶变为“城里人也向往的美丽乡村”。
村里的环境和氛围变好了,吸引了很多“原乡人”、“返乡人”、“新乡人”在此创业、就业,新面孔、新理念、新创意,为李祖村的发展打开了新天地。
“五年前,后宅街道和李祖村找到我们做乡村运营,大家都想着‘来村里发展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如何为他们撑把伞’。”浙江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副会长金靖坦言。
首先,便是解决“缺什么”的问题。
“当时,我们注意到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是从李祖村以外的地方而来。我们第一步就是为年轻人提供众创空间“一站式”服务平台,帮助他们解决交友以及搭建团队的问题。”金靖回忆道。
通过众创空间,金靖和团队收集到“缺资金”、“不了解相关政策”、“希望有一些专项技能培训”等个性化需求。
作为义乌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的一员,金靖积极与中共义乌市委统战部沟通。2024年11月,义乌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农创客联盟在中共义乌市委统战部的支持下成立。
各项资源涌入,问题迎刃而解:当地为农创客提供咨询服务1000余人次,建设银行、义乌农商银行等为农创客授信4亿元,积极对接人社局、农业农村局、文旅局、市场发展委等部门开展政策解读和宣传50余场、收集和解决各类问题90余个。
越来越多人为乡村发展“添柴”、“撑伞”
“我是三年前来到李祖村的。来了以后,我就把我自己之前在杭州学习到的直播经验带到村里,开了一家西班牙火腿直播体验店,通过互联网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