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围绕“重组胶原蛋白”的暗战,正将两位区域女首富与其背后的上市公司推向台前。
陕西的范代娣与山西的杨霞,一位学者出身、将巨子生物打造成“美妆茅”,一位则深耕药械、带领锦波生物成功上市。
如今,她们都将目光聚焦在C端美妆赛道。
变化的风向,最先吹向双11的直播电商战场。在今年天猫618与双11李佳琦直播间的品牌榜单上,一个新品牌“同频”迅速蹿升。
青眼数据显示,在李佳琦双11首场直播品牌榜中,同频GMV增速高居第二,同时巨子生物自有品牌可复美GMV位列第七。
值得关注的是,同频品牌背后,是一向低调的锦波生物创始人、董事长杨霞。公开资料显示,锦波不仅为同频提供核心技术背书,杨霞更在宣传片中亲自出镜支持。这一举动被市场解读为,锦波生物从B端医疗器械领域,向C端功能性护肤市场战略转型的明确信号。
“双11”预售的情况不佳使得巨子生物的股价连续下挫。10月17日,巨子生物(2367.HK)股价创出年内新低,跌至40.40港元/股,总市值降至433亿港元。巨子生物股价已经连续11个交易日出现下跌,10月16日,公司股价刚刚重挫逾15%。直至10月20日收盘,巨子生物才止住“跌势”,股价上涨1.14%,报收于40.86港元。
不过,近期同频的大卖也没能帮助锦波生物在资本市场扭转颓势。截至发稿前,锦波生物的股价连续3天下跌,10月24日收盘报256.51元/股,总市值300.32亿元。
而这对于巨子生物而言,锦波生物的下场,不仅意味着行业技术同质化竞争加剧,更预示着战事正从实验室研发,蔓延至品牌营销、渠道争夺与资本运作的全面维度。
同频成立首年核心产品大卖
在竞争白热化的功能性护肤市场,新品牌“同频”的成长速度引发行业关注。
企查查信息显示,该品牌运营主体为上海重境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3月,注册资本100万元,主营业务涵盖品牌管理与化妆品零售。
同年9月,同频正式推向市场,定位为“科技护肤品牌”,主打肌肤问题修护。
事实上,同频产品SKU并不多。目前,其天猫官方旗舰店中,仅有多重胶原修护次抛精华、胶原丰盈唇部精华蜜、保湿舒缓水光棒、屏障修护面膜、水光精粹喷雾5款核心产品,包括李佳琦直播间专属规格等21款SKU。
真正推动同频实现声量与销量快速突破的,是同频紧密捆绑头部主播资源的渠道策略。
2024双11大促期间,该品牌首次进入李佳琦直播间,即实现成交额突破2000万?/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