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业内最严”青少年模式 抖音未成年保护“专线”走进四川

原标题:详解“业内最严”青少年模式 抖音未成年保护“专线”走进四川

9月26日,抖音在四川成都举办了“全面发展-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研讨会”,邀请学术机构、当地媒体共同探讨如何协同参与,保护未成年人用网安全、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

据介绍,抖音已于日前上线了国内视频平台中最严格的青少年模式,保证平台14岁以下实名认证用户全部进入青少年模式,且无法自行退出。该模式下,用户每天只能使用抖音不超过40分钟,且晚22点至次日早6点不能使用。

与会专家共识,抖音此举提升了视频平台进行未成年人保护的行业标准,虽然标准的严格意味着平台用户活跃度等短期利益的受损,但长期看来,有利于整个视频行业可持续发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是社会系统性工作,需要家庭、学校、网络平台、监管机构的共同努力,抖音此次推出的“业界最严”青少年模式,是网络平台端做出的实质性努力。

史上最严“青少年模式”护航未成年人发展

据悉,此次研讨会是抖音未成年人保护专项行动“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专线”(后称“专线”)全国巡回研讨的第3场。今年以来,“专线”先后走进北京、山东,邀请当地学术机构、媒体、抖音创作者共同参与,探讨社会多方协同推进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有效方式。

研讨会上,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以及中新网四川站、四川日报、四川广播电视台、四川新闻网、封面新闻、四川法治报、四川文明网、消费质量报、成都日报、红星新闻宣布加入“专线”。截至目前,已有5家学术机构及27家媒体加入了“专线”。

图为北师大教研中心、10家四川媒体加入抖音“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专线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青少年与教育社会学研究室副主任朱迪介绍,现阶段,我国未成年人触网年龄集中在6-10岁,他们拥有较强的网络使用能力,如何让他们在网络中健康成长,并获取到有价值的信息,各界要协同共治。

“未成年人从‘会用网’到‘用好网’,需要互联网平台形成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做好工具保障。与此同时,家长要营造家庭良性用网氛围,学校要注重媒介素养的培育,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才能打造健康的未成年人用网空间。”四川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李松林建议。

平台规则方面,抖音已于日前上线国内视频平台中最严青少年模式,对用户使用时间进行了严格限制;对于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等内容,抖音也会给予下架处理。总体来说,抖音已经通过保护工具、客服专线等多种举措,建立起了覆盖时长管理、内容过滤、隐私保护、消费保护、投诉处理等方面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

此外,未成年网络保护也是政府、家庭、学校、社会等主体参与的系统工程,家庭和学校的重要性不应被忽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讲师程猛呼吁,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好用网习惯的表率,学校不能只在校园禁用手机,也要加强媒介素养课程的开发,以人性化、创造性的方式引导孩子。让孩子在与媒介的交流中感知自我、提升自我、理解自我,带来更多发展的可能性。

善用短视频,让孩子在寓教于乐中发展

至于短视频对青少年的影响,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朱旭东表示,家长们不必谈网色变,反而要善用网络,促进、引导未成年人全面发展。

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磊对此表示认同。他认为短视频平台上的知识内容,形成了一个个微型知识产品,让孩子们获得了“现实充实”,避免流连于“虚拟世界”;同时也为孩子从学习知识迈向运用知识、实践知识提供了途径。

在知识内容方面,抖音也为青少年进行了精心准备。抖音青少年模式负责人介绍,在业内其他产品的青少年模式中,用户只能浏览推荐内容;但抖音在推荐页面外新增了“发现”频道,让用户可以对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体系化的深度学习。今年8月,抖音青少年模式还上线“订阅”功能,用户在发现感兴趣的帐号后,可以单向订阅帐号的最新内容。

此外,抖音内容侧还启动了“DOU知计划”“DOU艺计划”“青椒计划”“都来读书”等项目,激励科普、艺术、教育、知识内容在平台的创作和普及。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杨雅认为,通过短视频学习科学、人文知识,可以减轻这些内容的晦涩感。如果了解万物的过程变得趣味化、情境化、可视化,孩子自主发展的自信心更容易培养起来,面对知识的海洋不会早早止步。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讲师林可表示,以短视频为媒介,未成年人可以在观看中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在辨认中理解视频内容,在交流中指引行动。这一系列过程有助于促进孩子深度思考,走向知行合一。

此前,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发布的《普惠根基:短视频与全面发展教育研究报告》显示,短视频将知识情境化,能在寓教于乐的同时完成知识的具象与蜕变,使复杂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严肃知识变得生动有趣。用户在模仿创作中促进脑智发展,在欣赏中进行审美培育,了解安全知识,培养公共意识,强化自我管理,建构人际关系和社会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