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落户北京

原标题:首个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落户北京

□ 本报记者 王 洋

距离消费者坐在“移动大电脑”里吃着火锅唱着歌的日子又近了一步。

11月25日,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对外发布《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并向部分企业颁发国内首批自动驾驶车辆收费通知书。当天,百度Apollo获国内首个自动驾驶收费订单,有业内人士指出,这标志着自动驾驶正迎来“下半场”——商业化运营阶段。

“这具有里程碑意义。”在谈及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发放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资质的意义时,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副总裁、百度首席安全运营官魏东告诉记者,资质的发放意味着自动驾驶的服务从测试示范走向了商业化示范,对自动驾驶企业去摸索和验证商业模式起到决定性作用。“先行区能够带动全国更多的城市推广商业化试点。”他表示。

成为传统出行的有力补充

“第一次体验自动驾驶车,对我来说很新鲜。今天的第一个订单原本起步费18元,1.5公里的里程费6元,现在活动期间直接抵扣了22.8元,最终一次出行我只花了1.2元。感觉优惠力度很大。”11月25日,在收费功能向消费者推送首日,家住北京亦庄的王女士已经用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下了自己当天的第二个订单。她告诉记者,消费者在叫车前需找到距离自己最近的上车点,输入目的地后,平台会自动匹配最近的下车点,目前只支持站点到站点间的用车。

11月25日,记者在位于亦庄的中航国际广场北门的站点体验了“萝卜快跑”。上车后,记者在后座屏幕上输入自己手机后四位号码,扫描健康码并测量体温后即可在屏幕上点击开始行程。自动驾驶车辆目前都会配备一位“安全员”,只有在发生地图阻断等突发情况下他才会人工校正车辆行驶路线,其余时间内都可以解放双手。“我今天出车两个小时,已经接到6单,感觉消费者付费体验意愿还是挺强烈的。”一位安全员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消费者在“萝卜快跑”上获取的更多的短途的出行服务,可被视为传统出行的补充,与传统的出租车网约车形成互补状态。“对于传统出行客群而言,他们有进城、去机场、高铁站等等一系列的通行需求,但‘萝卜快跑’只能满足亦庄内小短途出行,补足了早晚高峰或供需不平衡时段一些短途出行用户供给不足的短板。”魏东告诉记者。

或将扩大出行半径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自动驾驶领域的引领者。在政策支持下,2016年北京率先探索自动驾驶的“中国路线”,北京亦庄成为全球首个网联云控式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通过推行车、路、云、网、图融合模式,确保自动驾驶安全运营,为商业化试点奠定基础。如今,北京已经成为国内自动驾驶的新高地。

良好的政策也带动了更多企业将目光投向自动驾驶领域,此前小鹏汽车曾宣布即将进军自动驾驶出租车市场,如祺出行携手广汽埃安推出L4自动驾驶车,从不同纬度对商业化运营市场进行探索。

对此,魏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小鹏汽车从制造环节进入,而如琪代表是从运营环节的进入,百度是从技术研发角度来进入,不同企业从各个角度切入自动驾驶的全产业链,不管是聚焦在某一个环节还是全产业链去贯穿,都有助于全行业的繁荣,可以带动更多人才的投入。市场越活跃、越繁荣,有更多的一些团队去验证各种道路风险,也是互相学习的过程,是很好的市场局面。”

在谈及自动驾驶商业化的未来前景时,魏东表示,企业需要创造让自动驾驶从技术最终变成让消费者消费的产品的价值,核心是验证其商业可行性。“核心焦点是围绕用户的便捷性,最终从用户体验出发来校验自动驾驶。首先,智能驾驶汽车拥有极高的行驶规范性,能做到不违章,其次它拥有智能交互能力。我们需要把智能驾驶作为一个移动的电脑、移动的CPU和载人的大手机的性能发挥出来,围绕其智能交互能力和规范运行能力,去做各种新产品的过程体验。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更多地吸收消费者反馈,围绕用户需求反馈不断地进行产品迭代,并在迭代过程中验证未来商业结果。”他认为,随着自动驾驶技术一代代的更迭,消费者在路上的时间将得到释放,在此基础上人们的移动半径将更加扩大。“当自动驾驶普及后,高速上不堵了,驾驶员不累了,可以打游戏、看电影、吃火锅一路玩下去,去到任何一个地方都是‘真’度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