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时提出“三个转变”。2017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各行各业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有了具体抓手。
十年来,河南知名品牌的阵营愈加强大,有国之重器,有茶之新品,有假发翘楚,有古城顶流……为大力宣传河南知名自主品牌,自4月12日起,大河网联合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推出系列报道《国货潮牌·河南力量》,揭秘河南品牌“出圈”现象,讲述河南品牌发展故事,探究河南品牌升级之道。
去年10月,“80后河南大哥在非洲开会”的视频走红网络。视频的主角叫胡振兴,一口流利的“河南味儿”中式英语吸引众多网友点赞。
胡振兴是河南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加纳工厂的总经理,他的“出圈”,折射了河南外向型企业“出海”的进程,也是河南企业为打造国际知名品牌务实奋斗的缩影。
国货潮牌,从头做起;河南力量,千金一“发”。河南许昌有“世界假发之都”的称号,全球每10顶假发,便有6顶来自于许昌。发制品产业,是许昌的主要外向型产业。未来,许昌将加快推动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实施发制品营销全球工程,打造发制品国际知名品牌。
胡振兴社交平台发布的视频被众多网友点赞
一顶假发,年销售收入超12亿
4月2日上午,河南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贝卡”)发制品生产车间,员工们正在对照着操作规范加工假发制品。高针工艺员工张爱卫,正在将帽皮与假发条组合到一起。
这是一道关键的工序。张爱卫是工作了十多年的老员工,她告诉大河网记者说,她平均一天能制作35顶假发,再交给后续的工序。“在组合的时候,要保持行距均匀,保证松紧一致,这样才能确保佩戴舒适。”
高针区内,机器有节奏地工作着;手工区内,员工们将假发条分缕析,组合到帽皮上。车间内业摆放着许多面孔的模特,佩戴着各式各样的假发,或长或短,或直或卷,也在见证着一顶顶假发的诞生。
不久后,车间内生产的这批假发,就会跨越高山远洋,抵达欧美、非洲等地,成为消费者头上的时尚装饰。
张爱卫正在缝制假发
瑞贝卡(非洲)时尚公司总经理高从基介绍说,目前,瑞贝卡在美洲、欧洲、非洲、亚洲设有9家销售子公司,辐射周边国家,形成了全球化的市场营销网络。2022年,瑞贝卡总销售收入12.58亿元。
瑞贝卡在非洲有6个销售子公司,占据了较大的发制品销售份额。高从基分析说:“因为非洲人,包括其他大洲的非裔,发质天生卷曲,不易留长,假发可谓是刚需。同时,女性消费者为了追求时尚和美,对假发的需求也比较大。”
瑞贝卡假发制品展厅
以创新为根本动力,创立假发行业自主品牌
在瑞贝卡生产的假发中,一大部分是真发,也有一部分是通过合成的纤维材料做成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化纤发。大河网记者了解到,瑞贝卡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产品最全、技术领先的发制品专业公司,产品覆盖了产业链上下游。
其中,上游的仿人发纤维材料是技术密集型产业,该技术填补了高档仿人发纤维生产技术的国内空白。下游的发制品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的工艺发、女装假发、化纤发、教习头、男装发块等五大系列数千种产品,畅销全球40多个国家和国内100多个大中型城市。
瑞贝卡发制品生产车间
2021年,瑞贝卡公司荣获“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称号。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为全球不同地区、不同人种以及不同消费阶层的市场进行细分,推出多个系列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