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理想汽车也正式加入到纯电SUV的竞争中,市场对它的到来已经期待已久。
7月29日,理想i8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三款车型,售价32.18-36.98万元。
售价一出,曾经围绕在这台车上的关于产品力的讨论就变成了“贵”还是“不贵”的拉锯战。
有一些用户表达了自己的失望,认为售价超出了自己的预期,特别是在和乐道L90进行对比之后。
毕竟我们常说“蔚小理”,蔚来和理想是被放在一起比较的,用子品牌乐道产品定价来表明理想i8卖得贵了,可算是把田忌赛马(参数丨图片)玩明白了。
结合理想i8公布的预定价35-40万元来看,新车上市价真的让步挺大的。横向比较L8,入门版售价持平的定价,同样彰显出足够的诚意。
在定性理想i8贵不贵之前,不妨先厘清新车的设计思路。
众所周知,2024年,理想MEGA作为品牌首款纯电MPV高调登场,却因争议性的外观设计+50万元级的售价+并不完善的基础建设遭遇市场冷遇,销量远未达预期。
在发布会现场,李想还谈及去年的理想MEGA风波。他称遭遇了汽车史上最大的抹黑事件,而现在理想MEGA已经是50万以上MPV的销量冠军,以及50万元以上所有纯电车的销量冠军。
这意味着,理想在纯电市场既遭遇过挫折,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这样的背景下,理想i8的使命就是延续这份喜悦。
与之同时,理想L系列的成功,让理想汽车深刻理解了“家族化”设计的价值,那是一种在市场端“一通俱通”的酣畅淋漓的感觉。
理想i8延续了MEGA的“高铁车头”设计,风阻系数低至0.218cd,这在中大型SUV中堪称顶尖水平。李想在微博上坦言,内部曾因MEGA的争议而犹豫,但最终选择坚持这一设计。
?原因在于低风阻带来了更长续航?。理想i8在90.1kWh与97.8kWh电池组下分别实现670km与720km的CLTC续航。
增程车型的发动机空间被释放后,传统做法是增设前备箱,但理想选择将车头缩短,使第三排头部空间更充裕,甚至超越L8,接近L9的水平。
这种设计思路的背后,可以理解为理想对家庭用户需求的深度洞察,他们更看重乘坐舒适性而非储物空间的绝对大小。
事实上李想丝毫不回避MEGA的“子弹头”造型曾引发两极评价,但理想并未因此完全妥协,而是在传承和发扬之间找到了一条中间路线。
为此,李想曾解释:我们不会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基于真实用车需求设计。
李想的话在理想i8的产品设计上,是能够找到佐证的。
?比如,星环灯、封闭格栅等家族元素强化品牌认知,避免设计同质化,这是辨识度优先?;
比如,后排隐私帘、电动空调出风口、加长座椅侧翼等细节优化,均围绕家庭场景展开,这是实用至上。
尽管仍有用户认为i8“太过于独特”,但理想显然更看重那些愿意为设计买单的目标客群。
理想认为,他们追求独特性和科技感,而非传统SUV千篇一律的“稳妥”造型。
所以,从理想i8的内外饰官图公布那一刻起,无不体现出理想既要还要的想法。
既要延续自身纯电设计风格,还要兼顾SUV的独特与科技感。
既要避免设计同质化,因而放弃“稳妥”,还要紧扣家庭场景的主题,延续理想产品线的内涵。
于是,不管你是否真心认可,理想i8就这样来了。带着熟悉而别样的气息,扑面而来。
回到理想i8定价逻辑的问题上来,并试图获取关于新车确定32.18~36.98万元定价“贵与不贵”的答案。
理想坚持这一定价策略,背后当然有其坚守的逻辑。
首先,理想L系列的成功经验?清晰传达一个信息。
L8、L9长期占据30-40万元市场主导地位,用户对理想品牌的认可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