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发表评论,阅读更多精彩内容,快来下载新京报客户端吧
谁说科技展只能看不能摸?跟我闯关2025年服贸会通州副中心展区!解锁超萌大运河文创IP,隔空挥手让AI帮我画画,最绝的是在元宇宙里骑行大运河!副中心的科技范儿,就是好玩到你不想回家!
想要发表评论,阅读更多精彩内容,快来下载新京报客户端吧
今年是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发布三十周年,也是人工智能时代重塑整个社会的起势年,在这样的背景下,数字赋能女性发展这个议题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9月12日,在由蚂蚁集团主办、上海市妇女联合会支持的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数字木兰”大会中,老中青三代女性代表共同分享女性发展经验,展望数字时代如何更好激发“她”力量。
全国妇联原副主席、中国妇女研究会副会长吴海鹰在致辞中表示,当前中国女性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参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特别是在科技创新、数字转型等领域熠熠生辉,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吴海鹰建议大力推动女性数字素养教育和数字培训,让女性成为数字技术的受益者、应用者和创造者,鼓励女性进入前沿科技,成为国家“人工智能+”赛道上的中坚力量。“只要全社会携手努力,就一定能够为女性创造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让女性力量在数字时代更多地发光发热。”
全国妇联原副主席、中国妇女研究会副会长吴海鹰
中国妇女报社(全国妇联网络信息传播中心)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孙钱斌在分享中表示,数字赋能女性发展,提升女性数字素养,消弭数字性别鸿沟,关乎社会公平与可持续发展,“这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实现共建共享。中国妇女报作为面向妇女界的党报,我们的目光始终追随着‘半边天’的精彩,为构建平等包容、性别友好的数字社会贡献媒体的力量”。
蚂蚁集团资深副总裁、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彭翼捷在分享中介绍了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蚂蚁为何选择女性作为公益方向,“这个选择第一是因为相信女性的力量,第二也是相信女性在科技时代一定有更好发展机会”,第二个选择是数字时代我们的选择,“如果全社会选择相信女性力量,选择支持女性在数字时代有更好发展,全社会也会因此受益”。她认为在数字时代,赋能女性发展需要结合“三力”:凝聚个人信念和社会共识的“心力”、代表数字技能和数字素养的“脑力”以及全社会的身体力行的“体力”,并倡导社会各界给女性提供数字就业的实践机会。彭翼捷分享蚂蚁集团基于“三力”发起的“数字木兰”女性支持计划的进展:为困难女性提供559万份公益保险、帮助2.1万名乡村女性和返乡青年实现家门口数字就业,和100多家合作伙伴一起,为5万多名女性提供客服等云上兼职岗位,不仅为女性提供实实在在的就业岗位,也为企业降本增效,实现多重社会价值。
蚂蚁集团资深副总裁、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彭翼捷
保障女性的健康、教育等基本权利,是促进女性平等发展的第一步,也是构筑女性应对生活挑战“安全感”的重要来源。从“两癌筛查”的普及、参与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到2015年参与《反家庭暴力法》的立法工作,中华女子学院家庭建设研究院原执行院长、西安培华学院女子学院院长孙晓梅回顾了自己参与女性权益保障工作的历程,“在1995年的世界妇女大会上,来自全球的同仁相聚,他们都相信女性的未来会更好。我相信,男性女性共同进步,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凤凰网的副总编辑孙雪梅同时也是“女童保护”项目的发起人,从一堂“防性侵课”开始,该项目已经延续了12年,为全国31个省的1255万名青少年授课,并在两会期间邀请代表、委员、专家座谈,致力于推动法律和制度的完善。“我始终坚信,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女童保护’改变的不是一代人,而是一代又一代人。”
主持人李静曾因更年期陷入焦虑,为了唤起全社会对于更年期问题的关注,她制作了一档纪录片《看不见的更年期》,让更多女性了解更年期、跨越更年期,引发了社会关注。“当我们女性的身体变好了,情绪稳定了,事业才能变得更好,”李静说,“我想告诉所有姐妹,更年期不是女性的深秋,而是女性的盛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