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电车给新势力上强度,自燃智驾事故也兜底?
合资电车给新势力上强度,自燃智驾事故也兜底?
当新能源汽车市场从 “增量竞争” 迈入 “存量博弈”,二手车保值率不再只是车主关心的 “残值问题”,更成为技术路线迭代的 “试金石”。今年以来,增程电车在二手市场的 “跳水式” 表现与纯电车型的 “稳健上扬” 形成鲜明对比,而以乐道 L90为代表的新一代纯电车型,在保值能力的突出表现,正为行业提供新的观察样本。
一、增程二手车市场的 “双重压力”
若用一组数据概括增程车当前的二手市场处境,“周转慢” 与 “贬值快” 堪称核心痛点。乘联会与二手车流通协会联合发布的2025年Q2报告显示,增程车型平均转手周期达到 98 天,部分冷门增程车型甚至需要等待120天以上才能成交。
价格层面的压力更直观。北京某二手车交易市场的统计显示,三年车龄的增程车收车价普遍比同级别插混车低 15%-20%,更值得注意的是,2025 年上半年,全国二手车商对增程车的拒收率同比上升 8 个百分点,“不敢收、不愿卖” 成为行业共识。
二、增程技术的 “过渡属性” 逐渐失效
增程车的二手市场困境,本质是其 “过渡性技术路线” 与当前市场环境的不匹配。早年因充电设施不完善、部分纯电车型续航焦虑突出,增程 “可油可电” 的模式成为不少消费者的 “折中选择”,但随着全国充电基础设施覆盖率突破 90%、纯电车型续航普遍达到600公里以上,这一优势已大幅弱化。
从用户实际使用反馈看,增程车的短板在长期使用中逐渐暴露。某汽车论坛的车主调研显示,68% 的增程车主表示 “亏电高速油耗超预期”,平均油耗达到 8.5L/100km或以上,接近传统燃油 SUV 水平;同时,因搭载 “发动机 + 电机 + 电池” 双动力系统,增程车的保养成本比纯电车高 30%,电池衰减速度也更快 —— 三年车龄的增程车电池健康度平均下降至 75%,而纯电车平均仍能保持在 85% 以上。这些因素叠加,直接影响了消费者对增程二手车的购买意愿。
三、车主与车商的 “集体选择”
消费端的决策转变,正在加速新能源市场的技术路线迭代。二手车平台 “瓜子二手车” 2025年7月发布的《换购趋势报告》显示,新能源二手车中,纯电动占比近75%;增程车主二次购车时选择纯电车型的比例达到 62%,较 2024 年提升 23 个百分点。“市区用电省,高速用油贵,不如一步到位选纯电” 成为不少增程车主的换购理由。
车商的经营策略调整则更为迅速。上海某二手车连锁店负责人透露,2025年以来,门店将增程车的收车比例从 30% 降至 10%,转而加大对纯电车型的收储,“纯电车收车后平均 7-10 天就能卖出,周转速度是增程车的 5 倍以上,而且价格波动小,风险更低。” 这种基于市场反馈的调整,进一步强化了纯电车型在二手市场的流通优势。
在纯电车型整体保值率提升的背景下,以乐道L90为代表的新一批纯电车型的保值预期更高。
一方面,乐道L90配备了蔚来BaaS电池租赁模式,将电池与车辆所有权分离,消费者购车时无需承担电池成本,二手交易时也无需担心电池衰减导致的贬值,另一方面,乐道 L90 的产品力精准契合市场需求:作为纯电大型 SUV,提供 6/7 座布局,满足家庭出行需求;续航方面,CLTC 工况续航达到605公里,配合蔚来的换电网络,补能便利性较高,可以“一路换电至珠峰”。上市首月交付破万的销量表现,也让其保有量快速增长,间接提升了二手市场的流通性。
从增程车的 “退潮” 到纯电车的 “起势”,新能源二手车市场的格局变化,本质是技术进步与消费需求匹配的结果。包括乐道L90在内的纯电车保值表现证明,只有精准洞察用户需求、依托技术创新构建核心优势,才能在市场迭代中占据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