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婕
罗永浩与西贝创始人贾国龙之间的争论虽然暂告一段落,但“预制菜”的讨论仍在继续。近日,九毛九集团旗下的太二酸菜鱼又陷入了“鱼肉是否为门店现点现杀”的争议。
事实上,以九毛九为代表的头部餐饮连锁品牌,视“更鲜活”“更现制”作为主要的自救方式。太二酸菜鱼自3月起开始推广所谓“鲜活门店”,每天有活鱼配送到门店,依据对客流量的判断来安排1至2次的杀鱼。门店大部分食品为当天新鲜到店制作,仅少部分产品来自中央厨房。
这种种迹象,是否意味着餐饮业对预制菜的依赖度在变小?曾经一度红火又迅速沉寂、近日再次进入公众视野的“预制菜”,市场空间究竟有多大?
B端、C端市场冷暖分层?
9月15日,预制菜概念板块盘初走强。其中,得利斯(002330.SZ)、惠发食品(603536.SH)涨停,味知香(605089.SH)、国联水产(300094.SZ)、千味央厨(001215.SZ)、盖世食品(836826.BJ)、益客食品(301116.SZ)等跟涨。
不过,17日,预制菜概念板块下跌1.51%。得利斯、惠发食品、味知香、国联水产、盖世食品、益客食品跌幅分别为0.92%、2.7%、2.08%、1.77%、1.53%和1.73%,仅千味央厨涨幅4.87%。
东吴证券食品饮料分析师李茵琦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预制菜相关上市企业的涨停,的确有受益于近期热点的情绪带动。从预制菜成长逻辑来看,我们认为长期趋势向好。随着餐饮连锁化不断提升,以及人工成本上涨、消费者生活节奏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