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要来了电车或成首个被替代者 新能源领域的革新钥匙。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固态电池成为行业内的焦点。从实验室研究到车企和电池厂商纷纷布局,这一技术引发了广泛关注。
固态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电池技术,与传统液态锂电池有显著区别,主要特点是采用固态电解质替代液态电解质。这一改变被视为解决传统电池诸多问题的关键,有望大幅提升电池性能与安全性。
固态电池在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方面表现出巨大潜力。液态锂电池中的电解液易燃易爆,是引发热失控的主要因素。而固态电解质不可燃、不挥发,从根本上降低了热失控风险,为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提供了更可靠的安全保障。此外,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有望突破500Wh/kg,甚至达到900Wh/kg,远高于当前液态锂离子电池350Wh/kg的上限。更高的能量密度意味着更长的续航里程,有助于缓解消费者的“续航焦虑”。固态电池还具备更长的使用寿命,能够承受更多次充放电循环,减少更换频率,降低使用成本。
近年来,固态电池的研发进展迅速。2024年4月,智己L6搭载行业首个量产上车的准900V超快充固态电池亮相,标志着该技术开始迈向商业化应用初期。各大车企和电池厂商也加快了布局步伐。例如,吉利宣布全固态电池已完成20Ah级电芯开发,计划2027年实现小批量示范运行;上汽集团联合清陶能源成立合资公司,规划2025年底建成首条全固态电池量产线;蜂巢能源计划在2025年底完成10Ah级、400Wh/kg全固态电芯体系开发,2028年开发出70Ah以上、500Wh/kg纯固态电池;宁德时代也在稳步推进全固态电池研发,有望2027年实现小批量生产。种种迹象表明,固态电池距离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越来越近。
然而,固态电池在真正普及前仍面临严峻挑战。首先是成本问题,目前全固态电芯材料成本约为2.2元/Wh,是常规液态锂离子电池的3至5倍,高昂的成本使其在市场上处于劣势。其次,技术难题依然存在。固态电解质与电极的固-固接触特性导致离子传输不畅,影响充放电性能;锂枝晶生长问题也未彻底解决,可能刺穿电解质引发短路。此外,固态电池的制造工艺与传统液态电池差异较大,在关键环节需要研发定制化设备,增加了生产和成本难度。
从市场前景来看,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化进程加速,预计2025年固态电池装机量将达3.33GWh,2027年突破50GWh,到2030年有望飙升至538.09GWh,渗透率接近21%。届时,全球固态电池市场规模将超过两千亿元。要实现这一目标,行业内各方需齐心协力,加大研发投入,攻克技术难题,降低生产成本,完善产业链配套。
尽管固态电池距离我们越来越近,但要真正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成为市场主流,仍需克服重重障碍。科技的发展充满无限可能,相信不久的将来,固态电池将凭借其卓越性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全新变革。固态电池要来了电车或成首个被替代者 新能源领域的革新钥匙。
固态电池概念股探底回升。5月28日电,翔丰华涨超10%,金龙羽冲击涨停,海博思创、英联股份、奥克股份涨超5%,蠡湖股份、科森科技、三祥新材、领湃科技等跟涨。消息面上,近日驻马店市人民政府与鹏辉能源签署战略协议,双方将在新能源领域全面深度合作...
综合2025年多项权威信息,固态电池正处于“半固态先行、全固态蓄力”的历史拐点,未来十年市场将沿“三足鼎立—头部集中—生态重构”三段式演进,机会与风险并存。一、2025-2030:技术路线“三足鼎立”,格局先散再聚1.产品梯度:液态锂电仍占...
9月15日,市场走势分化,沪指窄幅震荡,创业板指冲高回落。截至收盘,沪指跌0.23%,深成指涨0.63%,创业板指涨1.52%。游戏、猪肉、汽车等板块涨幅居前,贵金属、文化传媒等板块跌幅居前。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超3300只个股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