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黄金周,织金洞景区宛如一颗被节日光辉点亮的明珠,迎来旅游高峰,累计接待游客量高达8.7万人次。在这片热闹非凡、游人如织的景象中,织金公安凭借创新的“大安保”体系,交出了刑事警情零发生、涉旅纠纷100%化解的成绩单。这不仅是织金公安“小警务”撬动“大平安”创新实践的有力见证,更是科技、机制与服务深度融合,为游客筑起的一道坚不可摧安全防线的生动诠释。
科技赋能:精准智控,构建安全防护“天罗地网”
当湖南游客向先生从官寨派出所民警曾加龙手中接过失而复得的手机时,在这场持续2个小时的寻物行动中,民警运用的不仅是体力,更是有一套科技支撑的“智慧警务”体系。
“空地一体”追踪网络堪称这套体系的“核心引擎”。织金公安将景区上百个“哨点”、6组机动警务队和多部警用无人机进行深度整合,构建起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网格,将景区的每一个角落都紧密覆盖。一旦有异常情况发生,警用无人机能够迅速升空,如同敏锐的“空中鹰眼”,进行实时侦查和监控,为地面警力提供精准无误的信息支持,让安全隐患无处遁形。
数据“中控”则是民警的“超级智慧大脑”。通过移动警务终端和大数据,民警能够实时掌握景区游客流量动向,这套溯源系统可以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在向先生手机遗失事件中,民警凭借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仅用20分钟就精准锁定了手机遗失范围,大大缩短了寻物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这种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力,使民警能够迅速掌握现场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让警务工作更加高效、精准。
智能预警模型为景区安全保驾护航,犹如一位不知疲倦的“安全卫士”。运用客流热力图,民警可以提前预测拥挤区域,将警力精准调配至点位,有效避免了因人员拥挤引发的安全事故。4G执法记录仪实时回传现场画面,实现远程指挥及时合理处置。科技的力量,让景区安全管理从传统的“事后处置”模式转变为“事前预防”模式,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机制创新:协同联动,打造安全保障“联盟”
织金公安打破传统警务模式,构建了“三维联动”机制,实现了警务工作的系统集成和高效运转,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安全保障“联盟”。
警种融合是机制创新的第一步。派出所、交警、特(巡)警等警力组成“景区安保专班”,打破警种之间的界限,实现交通疏导、案件办理、网络监控“一岗多能”。在10月5日,游客因停车位产生的纠纷中,专班民警各司其职、协同作战。交警迅速疏导周边交通,避免了交通拥堵引发的次生问题;派出所民警及时到位劝阻,维护现场秩序,有效避免了事态升级。最终,成功化解了矛盾,赢得了游客的点赞,充分展现了警种融合的强大战斗力。
警民协同让安全防线更加坚固。织金公安培训了32名景区工作人员成为“平安志愿者”,形成联动机制,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向派出所报告,便于民警快速处置。这种“警企”联动的方式,充分发挥了群众的力量,让安全防范工作更加深入细致,形成了“人人都是安全员”的良好氛围。
区域联防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以官寨派出所为中心,联动周边多个派出所建立“快速应急圈”,共享警力、装备、情报资源。当景区发生突发事件时,周边派出所可以迅速支援,形成合力,共同应对。这种区域联防机制,有效扩大了安全保障的覆盖范围,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服务升级:贴心关怀,营造有温度的平安氛围
在严格执法的同时,织金公安始终将游客的需求放在首位,推出了一系列贴心服务举措,营造了一个有温度的平安氛围。
“三心服务”标准是织金公安服务游客的庄严承诺。设立“双语服务岗”(普通话 +外语),为国外游客提供翻译服务,消除了语言障碍,让沟通更加顺畅;在溶洞出口设置“物品寄存提示牌”,减少遗失事件发生,体现了对游客财产安全的关怀;组建“警方+志愿者巡逻队”,为游客提供服务180余次,让游客在游玩过程中感受到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