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四水,襟带七省”,地处中部的湖南,在交通和出行产业也具有发展优势。
这里有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株洲,能在喝杯咖啡的工夫,聚齐生产一台电力机车的上万个零件;这里也有“抱团抢潮头”的长株潭新能源汽车城,整车产量从2020年的17万辆攀升至今年的60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占比超过50%;这里还有国内领先的中小航空发动机产业集群,助力低空经济高飞。
湖南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优势产业领域构建了完善且竞争力强的配套体系,同时在新能源、石化等新兴产业加速补链强链。近日,红星资本局跟随工信部组织的“新型工业化媒体调研行”走进湖南,看企业之间如何“链动”。
一个成人就能“推动”的飞机
2008年创立的山河星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河星航”),聚焦载人轻型飞机以及无人驾驶航空器的研制与服务,是国家重点“小巨人”企业,也是国内率先整体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航空器的企业。
在山河星航的生产车间,“阿若拉”轻型运动飞机陈列在内。这是我国首款取得民航适航认证的轻型运动飞机,不仅拿下了美国FAA、澳大利亚CASA适航认证,更在国内累计交付近400架,市场占有率超70%。

“阿若拉”飞机 图据山河星航微信公众号
值得一提的是“阿若拉”的轻量化。它是我国首款采用碳纤维整体成型技术研制的飞机,整机自重只有350公斤左右,一个成人即可推动它移动前进。据介绍,“阿若拉”全身采用碳纤维材料,拉伸强度是钢铁铝的3-5倍左右。“拉伸强度上,民航的要求达到4~5个G就够了,我们飞机的强度可以达到8个G。”
山河星航运营总监黄鑫表示,“阿若拉”飞行小时数已超20万,国内遥遥领先,满油的情况下可以飞1300公里。
航空复材构件的轻量化和低成本制造技术已成为山河星航的核心竞争力。但进口零部件的供应难,成了制约飞机产能的一大因素。“之前我们很多飞机都组装完了,但是没有发动机。”黄鑫表示,今年重点任务之一就是要完成零部件的国产化替代。
“国产化为什么走这么长,其实做出来不难,但是要投入研发力量把产品研制出来、同时达到民航标准要求,以现有的飞机产量,这一部分成本是没法承接的。”
黄鑫介绍,山河星航现在提出一个观念叫“跳出航空做航空”,希望借鉴汽车行业这种完整且模块化的工业体系,来支持航空行业的发展。通过整机制造带动上下游的高质量发展,从而使低空经济达到很大的市场规模。
株洲低空经济的崛起,得益于深厚的产业基础。株洲拥有国内领先的中小航空发动机产业集群,在中小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航空机械传动等多个领域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形成了完整的中型航空产业体系。
几分钟聚齐电力机车上万个零件
不止中小航空发动机集群,株洲还拥有轨道交通装备、特高压输变电装备一共3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株洲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对红星资本局介绍,株洲在推动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2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向世界级产业集群跃升。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是株洲的优势产业之一,其产值已突破1600亿元。产业集聚度全球第一,电力机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7%。

株洲制造名城展示中心展示的电力机车模型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株机)是中车旗下核心子公司,也是湖南千亿轨道交通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创造了中国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的诸多纪录。
这里聚集着中车株机、中车株洲所、中车株洲电机3家轨道交通装备龙头企业,以及400多家上下游企业,本地配套率80%以上。
也因此,这里流行着一句话:喝一杯咖啡的工夫,就能聚齐生产一台电力机车的上万个零件,从配送走向总装可以按小时计算。
红星资本局在采访中了解到,以出口欧洲的双层动车组为例,全车近万个零部件,基本从周边400多家企业采购,不但有力地带动上下游企业生产,而且在疫情期间仅用18个月就完成双层动车组交付,项目周期比国际同行节省一半时间。
采访期间,中车株机相关负责人也告诉红星资本局,目前快速磁浮已实现时速160公里,正向时速200公里迈进。
作为我国快速磁浮交通技术策源地和产业集聚地,湖南已构建起从核心技术研发、高端装备制造到全景应用生态的快速磁浮交通完整产业链。从上游的规划设计,到中游的装备研制和建设施工,再到下游的运维服务,湖南磁浮产业已集聚200多家配套企业。
55秒下线一台车
在湖南湘潭,红星资本局还见到了新能源爆款车——吉利星愿是如何诞生的。
据悉,星愿是吉利品牌历史上最快达到40万销量的车型,也是最近一年新能源汽车界的现象级爆款。
2024年初,吉利汽车湘潭制造基地新能源乘用车及电池项目开工,当年7月完成设备安装调试,9月全新纯电轿车吉利星愿量产并代表中国智造亮相法兰克福车展,10月全球上市,上市80天交付破5万辆,突破A0级纯电轿车最快交付速度,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量产,体现了“湘潭速度”。
在星愿的总装车间,工作人员告诉红星资本局,其GPH(每小时产量)是65台车,综合下来约55秒便可下线一台车。
在湘潭闪聚电池有限公司,这里生产星愿装配的电池——神盾电池。该系列电池是吉利汽车自研自产,具有安全性能、循环寿命、快充能力和低温放电等优势。据湘潭闪聚电池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志祥介绍,其电芯通过9根钢针同时穿刺试验且不起火不爆炸。
展厅里展示着神盾电池的内部结构,可以看到设计简洁,线束和铜排都排列规整。“有些铜排过长的话,扭矩会有问题,一牵拉震动就会出(安全)问题,我们直接从设计上规避了这些。”张志祥表示,线束的插接和铜排的链接,全程都有信息追溯和微观管控。
红星资本局从湘潭市工信局了解到,湘潭汽车产业链目前共有82家规上企业,随着吉利商用车投产和乘用车新产品下线,有利于集聚更多汽车零部件企业,将本地配套率由40%提高到60%以上,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红星新闻记者 王田
编辑 余冬梅
审核 何先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