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一段时间调整后,银行股迎来了大反攻!
本周四,中国银行大涨4%,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均创了新高。银行 ETF(512800)盘中涨幅近2%。
自10月中以来,中国银行已经大涨20%,农业银行在这期间还结束了破净!
为啥银行股在这时候大反攻?三个原因非常关键!
第一、银行净息差开始企稳
净息差,就是银行“贷款收的利息”减去“存款付的利息”之后,平均每笔资金能赚到的差价。它是银行赚钱能力的“体温计”,对利润有决定性影响。
根据今年上市银行三季报,银行业净息差普遍出现企稳迹象,比如三季度,瑞丰银行、宁波银行、中国银行和华夏银行等银行的净息差首次企稳或有所回升。今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42%,环比持平。
央行在三季度报告中罕见提到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意味着未来存款利率将继续降低,存款利率的下降有助于为银行减负,也可以促进净息差的企稳和回升。
本周四,最新一期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公布,1年期和5年期没有下调,意味着银行“贷款收的利息”没有下降,对银行是利好。
最近惠誉也说到,2026年存款利率下移对净息差的正面贡献会逐步体现出来,净息差收窄幅度有望逐步缩小。
第二,银行股普遍便宜,现在价值被发现
现在银行股普遍破净,就是市净率低于1,比如中国银行是 0.72,工商银行是0.77,意思是银行在市场上卖的价格,比它自己账面上实实在在的家底儿还要便宜。
举个例子:你有一辆二手车,经过专业评估,它所有的零件加起来、扣除损耗,还值 10万元(这就是它的“净资产”)。但现在,市场上这辆车的价格只卖 8万元(这就是“股价”)。
银行普遍是国资控股,业绩稳定,盈利能力强,所以银行持续破净是不现实的,未来会向价值回归,至少是结束净破。
最近农业银行股价大幅上升,开始结束破净,市净率正式破1。其它银行仍普遍低于1,未来其它银行将以农业银行为榜样,市盈率有望上升到1以上,相对应的股价也有望上升。
第三,机构对银行股的配置需求大
今年监管明确: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未来三年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每年至少增长10%。
请记住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是刚性的。
有机构做过测算,按照新增保费收入30%估算,险资下半年预计仍将增配A+H股票3000至4000亿元。
那么险资进入A股后主要买什么?
当然是以银行为代表的高股息个股。比如10月以来,银行股密集吸金,全市场规模最大、流动性最佳的银行ETF(512800),基金份额大增61.94亿份,规模突破200亿元,达到了一个新量级。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信息统计,今年前8个月,险资29次举牌23家上市公司,举牌次数已经超过2024年全年的20次,险资举牌的个股中,多是银行股,险资已经举牌7家银行股,举牌次数达到14次。
原因很简单,一方面,低利率环境下保险公司如果想提高投资收益率,只能降低债券比重、增加股市配置比重。另一方面险资对风控要求比较高,收益比较稳定,股价不能暴涨暴跌。银行股本身业绩稳定、低估值、高股息及抗周期属性,是险资稳健投资的首选。
比如当前银行股平均股息率普遍维持在5%以上,部分国有大行股息率甚至超过6%,远高于1年期存款利率。
由于险资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而险资主要配置银行股,所以未来银行 ETF(512800)仍会获得更多增量资金,有望打开新上行空间。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也可以关注场外联接基金(006697)。
总结:目前A股整体处于休整中,以银行为代表的高股息板块开始大反攻,这是牛市行情中板块轮动的重要特征。长期上说,银行股上行有基本面、估值面、资金面支撑。随着银行股开始结束“破净”,未来银行仍然有更大上行空间。
注:本文只是作者个人观点,短期涨跌不预示未来,如提及个股或基金不代表投资建议。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估值超30亿元、门店逾400家,广州跑出的重庆小面通过港股聆讯! 估值超30亿元、门店逾400家,广州跑出的重庆小面通过港股聆讯!
下一篇:霸王茶姬90后创始人将和400亿光伏巨头掌门人结婚,两家公司市值合计近600亿元 霸王茶姬老板创始人签约 霸王茶姬创始人创业九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