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卡火爆,“无招”还在憋什么大招 录音卡待机 录音卡滋滋响
创始人
2025-11-25 11:51:10

AI正在重构协同办公赛道。但时至今日,真正靠谱的应用还是不多。在时时处处的噪音中,切入企业用户的真实需求其实并不容易。


钉钉的“无招”(陈航)已经回归8个月。

“无招”回归前,钉钉在用户心智中,已经在下滑。真正的客户都清楚,钉钉不断在弥补技术短板、挽回高价值客户的现实压力。今年7月,飞书CEO谢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飞书多维表格比钉钉领先至少12个月。”包括小鹏汽车、海底捞、IMS天下秀等等知名企业,基于各种考虑弃用钉钉,转而选择飞书、企业微信。

“无招”回来后,内部传出管理趋紧的故事,实质是钉钉巨变的缩影。

到了今年“双11”,风向突然变了。因为我们看到DingTalk A1在没有做出过多营销推广的情况下,强势霸榜AI录音笔品类。录音笔+AI似乎已经成为钉钉发掘出来的一个杀手级应用。

很快,诸如“一张录音卡补齐阿里AI战略版图”“钉钉用3个月完成逆袭”之类的乐观声音涌现出来。否极泰来,“泰来”不代表所有问题都被解决了。

一年多以来,阿里转向“AI优先”战略,钉钉被定位为AI To B的入口级产品。但即使是部分深度绑定钉钉的企业用户,对AI也还是有所保留。龙腾佳讯是北京一家深度绑定钉钉的数字技术服务企业,其COO郭灵先生就对陆玖商业评论坦言:“AI To B特别成功的案例非常少,因为AI大模型很难真正洞察企业的深度需求。”

实际调研中,陆玖商业评论更多是在探讨如何辨识协同办公场景中的“AI伪需求”?AI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地方,钉钉究竟有没有找对?

01 协同办公赛道,AI的杀手级应用是什么?

在钉钉、飞书与企业微信“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下,钉钉以流程为中心、企业微信以客户为中心,飞书以知识工作者为中心。但近年以来,飞书与企业微信已经具备独有的杀手级应用,钉钉则长期纠结于“功能数量”,而不是企业用户真正重视的“确定结果”。

比如,企业微信长期以“超级连接器”定义自己,帮助用户连接企业内部、连接消费者、连接上下游,激活社群里的人脉,并把客户运营起来,包括百果园、泡泡玛特、周大福、索菲亚、宝岛眼镜等众多销售型企业选择了企业微信。钉钉也曾短期投入C端社交赛道,推出“钉钉圈子”“职场人脉”等功能,要跟微信争夺用户社交时长,但因为缺乏社交基因,未能取得突破,只是多了几个僵尸功能。

比如,飞书专注“智能会议”“多维表格”等高效协同工具,帮助企业做好内部知识沉淀,包括小米、小鹏汽车等知识密集型企业,以及物美、万达、海底捞等管理密集型企业,都偏向选择飞书。钉钉也在2022年上线多维表格,并于2024年发布“多维表+AI”功能,还实施了免费策略。但钉钉足足慢了飞书两年,目前还只是一个追赶者。

直到DingTalk A1出来,钉钉才出现扭转颓势的迹象。


调研过程中,陆玖发现,科研院所的很多朋友比较容易成为DingTalk A1的重度用户。平时,同行间的学术会议,跟企业合作做横向,都需要大量的记录,若是国际同行、跨国企业还有实时翻译需求。陆玖商业评论从一位中科院计算所的朋友那里了解,近年来,有很多AI软硬件可以作为外挂,表面上是提高了工作效率,语音、文字可以自由切换。但同时,连接数据线,各种APP同步,复制发送文字,或者导出文档转发,还得转换很多设备和文件格式,实际工作量也不少,还是很累。现在这个DingTalk A1解决了一个问题,就是让记录、调用、分享、归档一步到位,完全消灭了中间过程。而且还能随时调听原声,所有承诺有据可查,增加了信任。

甚至你在会议现场使用DingTalk A1,会议结束,Action List(行动清单)立刻生成出来,变成钉钉里的任务卡片,直接给相关同事派活。

在DingTalk A1的用户反馈里,钉钉确实在一些地方值得点赞。过去,钉钉更多是面向流程、表单和过程管理,用户的理解能力决定了使用效果;现今,钉钉将一张薄薄的录音“小卡片”作为AI能力的新入口,软硬件一体化明显改善了用户体验,说明钉钉已经开始注重基于AI能力交付确定的结果。这是一个进步。AI的商业化价值,最终来源于结果确定。

然而,多年来钉钉系统里累积的诸多问题,会因为一款产品得到根本性解决吗?怕是没有这么乐观。

02 AI能助力钉钉破局吗?

近年来,有一些人觉得:钉钉越来越不好用。普通用户觉得钉钉界面复杂,两百多个功能堆到一起,核心功能的入口反而不好找。广告特别多,上下班打卡都可能碰上开屏广告。深度用户诟病钉钉的开放程度不够,当初,小鹏汽车宣布弃用钉钉,主要是钉钉无法满足汽车研发的定制化需求。小鹏想要打通车辆测试数据与协同系统,但是受限于钉钉API接口的开放度,开发周期长到难以接受。(陆玖注:阿里集团还是小鹏汽车的早期投资人,连自己人都难以服务好。)

结果就是,钉钉的用户规模遥遥领先飞书,但付费用户的比例和续费率远远落后竞争对手。这也是很长时间钉钉不被看好的原因。

根本上讲,外界理解的钉钉都是基于“用户视角”,阿里内部则更多基于“生态视角”。这也是为什么明明很多人不喜欢钉钉这样,但钉钉偏偏这样设计。

阿里集团有过一个著名的“云钉一体”战略,就是在华为云、腾讯云等对手的竞争压力下,实施钉钉与阿里云的捆绑,让钉钉成为阿里云这种底层技术的一个应用入口。应用层就更明显了,你在日志审批或者直播暂停的时候突然看到淘宝系的广告,完全不必感到奇怪。曾在小米做过可穿戴设备设计的资深AI工程师陆鸣,在跟陆玖商业评论探讨时直言:“基于复杂生态的产品设计,除了会让产品本身变得功能臃肿,还总会让你有那种‘被带货的感觉’。”

不过,陆鸣对DingTalk A1还是保持一定的好感,觉得钉钉这个产品很像苹果公司的早期产品iPod。当年苹果公司想要找到一种载体,能够将互联网装进口袋。乔布斯最初找到的载体是最传统的MP3播放器,经过“重新发明”以后,推出了音乐神器iPod。iPod很快成了一个爆款,电子产品居然可以做得这么时尚,外界因此重新认识苹果公司。现在,DingTalk A1让外界看到,AI协同办公居然可以通过一个录音卡片(部分)实现,有助于外界改善对钉钉的印象。

但是,很多人又开始预期:未来可以通过开发更多的爆款AI硬件,实现钉钉生态价值的商业变现。这就不现实了。很少有人认真思考:为什么钉钉要选择最传统的录音笔作为AI载体?是脑洞大开、灵感迸发,还是因为很难找到更多好的选择?

此前,钉钉也尝试过将考勤机、视频会议一体机等设备作为AI载体,但没有获得多大的商业成功。竞争对手甚至嘲讽:“如果你的办公工具主要不是在创作,而是在打卡,那一年的沉淀可能是1000万次的打卡数据,大概率AI能帮你预测的,是明天哪几个员工会迟到。” 这就是“AI伪需求”。

更重要的是,DingTalk A1主要的亮点是畅快地采集大量的工作对话、个人思考和会议碰撞,这仅仅只是办公场景的一小部分。放眼全球,单款年销量过百万已经是AI录音笔这个品类的天花板了,况且国内还有科大讯飞这类强劲对手的存在。

AI的万里长征,这只是一小步。

03 通义模型正成为钉钉的命运之锚

一位长期关注阿里集团的职业投资人告诉陆玖商业评论:“如果钉钉的AI商业版图中只有DingTalk A1这一个亮点,无疑是危险的。未来几年,钉钉还需要持续有新东西出来证明AI功能的商业价值。”

这个“新东西”是什么呢?智能体(Agent)。如果AI Agent的应用市场规模是一个太平洋,DingTalk A1最多只是一个澎湖湾。

钉钉的增长不可能孤立于阿里集团生态,长期看来,发力Agent平台将是钉钉绕不过去的一个使命,这是要给阿里集团的AI战略提供数据反馈,进而推动通义模型的加速迭代,实现集团整体AI收入的增长。外界很少关注,部分欧美企业(比如Airbnb)就是大量采用通义千问而不常用 OpenAI。这才是阿里集团关注的一盘大棋。

但是,民生证券的研报显示,AI Agent完成超过4小时复杂任务的成功率还不到10%,这意味着在处理复杂企业业务时,AI仍不够可靠。企业用户怎么会给这种程度的技术功能付费呢?无疑,钉钉还需要时间推动核心技术和产品的成熟。

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钉钉与通义模型将会成为命运共同体。飞书、企业微信都选择了多模型集成的策略,飞书除了字节跳动自己的豆包大模型,还接入了DeepSeek、豆包、智谱、Moonshot等,企业微信则接入DeepSeek、腾讯混元等大模型,这种策略灵活性强,但是会牺牲技术深度。钉钉与通义模型是深度集成的,不是简单的API调用,而是底层架构的重构,好处是会有更好的控制力和一致性,但风险也不小——要是通义模型最终没有赢得AI大模型的全球竞争,钉钉也会受到明显拖累。

可见,AI时代,钉钉的命运并不完全由自己掌控。不知道“无招”还在憋什么大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抖音嫡系APP,跑出一个1.2... 你平时习惯用什么APP听歌?当许多人还在QQ音乐和网易云之间做选择时,一匹行业黑马正在改写市场格局,...
隆基连续七届代表中国光伏亮相C... 11月25日,光伏板块盘中走强。热门ETF中,截至午盘收盘,光伏ETF(159857)成交额超1.4...
CPO概念早盘爆发 CPO概念... 【CPO概念早盘爆发】CPO指数早盘一度涨超10%,德科立、长光华芯、光库科技20%涨停,太辰光、长...
录音卡火爆,“无招”还在憋什么... AI正在重构协同办公赛道。但时至今日,真正靠谱的应用还是不多。在时时处处的噪音中,切入企业用户的真实...
券商综合账户试点再扩容 新增东... 财联社11月25日电,财联社记者了解到,监管已最新批准东方财富、东方证券、西部证券和国联民生等8家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