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牛总管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通过添加客服微信【2418389】
2.在"设置DD功能DD微信手麻工具"里.点击"开启"。。
3.打开工具.在"设置DD新消息提醒"里.前两个选项"设置"和"连接软件"均勾选"开启"(好多人就是这一步忘记做了)
4.打开某一个微信组.点击右上角.往下拉."消息免打扰"选项.勾选"关闭"(也就是要把"群消息的提示保持在开启"的状态.这样才能触系统发底层接口..)
【央视新闻客户端】
前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水安全,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为水利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进入新时代,治水主要矛盾发生转变,水文发展的主要矛盾也随之转化为水利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水文服务需求与水文基础支撑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水文工作需要适度超前发展,水文发展需要跑出“加速度”,当好水利行业的“千里眼、顺风耳”。
新时期,我们要围绕全国“十四五”水文工作总体目标,按照全省水文工作的总体部署,大力弘扬“把脉江河、担当作为”的新时期浙江水文精神,致力于补短板、谋发展、促提升,强化水文支撑保障能力,对标“重要窗口”的新目标定位,立足江南水乡的特点,结合《绍兴市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需求,以问题为导向,研究编制《绍兴市水文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指导绍兴市“十四五”阶段水文工作。
1基本情况
据调查,绍兴市“十三五”期间主要水文建设内容如下:
1)流量站:增设湄池、冢斜等2个流量站;黄泽水文站原址重建;对嵊州、上虞东山、枫桥、诸暨等4个站点进行流量自动监测升级改造。
2)水位站:增设澄潭水位站;完成潭头潮位站的固态存储改造;在曹娥江、浦阳江干支流交汇口,绍虞平原区布设水雨情监测站。
3)雨量站:增设新三江闸、西岭、汪家埭、平原畈、谢村、沙塔王、大溪、双桥、相公殿、竹溪、横渡桥、马鞍山、夹水、太平山、二号闸、东进闸、平岗等17个雨量站,增设曹娥江大闸、柯桥、肇湖、溪北、下岙、下洲、百官、东沙埠等8站雨量观测项目;
4)预报站:新增4处重要防洪控制断面预警预报站,分别为新市、孟爱、新昌、溪西;开展中小河流水文站洪水预报方案编制及系统建设。
5)测报自动化:推动开展水面蒸发站自动监测;在重要报汛站增设水雨情信息传输的卫星备用通信信道,确保在超标准台风、暴雨、洪水条件下水雨情信息的畅通。
6)标准化创建:对全市所有的国家基本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开展标准化管理创建;对水文、水(潮)位站安装视频监控,实现人工水尺远程监控;对代办站进行设备、场地和备份监测设备改造,实现“无人值守,有人看管”。纳入全省水文测站标准化创建名录的五年任务,提前全部完成。
“十三五”期间绍兴市水文建设任务基本完成,投资基本落实,“十三五”规划目标基本达到时序要求。
“十三五”期间,全市水文监测站网建设(含新建、改造)近60处各类监测站,已初步形成了观测项目齐全,布局合理的水文水资源监测站网。在保持国家基本站网稳定的基础上,监测体系进一步完善,监测能力进一步提升,水文自动测报系统逐步完善,遥测备份系统的建设进一步保障了数据传输安全,基本完成了“十三五”制定的规划目标。
绍兴市水情数据管理中心逐步升级,实现水情数据流转全过程的实时监控和展示,数据质检、处理、流转的速度和效率大幅提升,确保重要数据及时入库。同时,依托“阿里云”技术,打造“水文数据仓”,保障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绍兴市水文目前已建成曹娥江流域洪水预报系统和浦阳江洪水预报系统,并通过相关水库洪水预报调度系统的支撑,可以及时对汤浦水库、长诏水库、曹娥江和浦阳江干流重要断面开展洪水预报工作。通过一系列数据中心建设及系统建设,绍兴市水文预报预警体系基本构建,逐步完善,支撑了绍兴市“十三五”期间“灿鸿”、“利奇马”、2020年梅雨强降雨、短历时强降雨等防御工作,为绍兴市防汛防台工作提供了底线保障。“十四五”期间,随着水文部门职能的改革及新形势下对水文部门的新要求,需广泛利用新技术、新手段,继续提升水情预报能力,满足水文业务自身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根据浙江省水文分级管理体制,绍兴市在水利工程前期规划设计中增列必需的水文项目,同时从水利基金、特大防汛经费、工程建设前期费、水资源费、水费等项目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水文工作,建立了多层次、多渠道的稳定投入机制。
全市国家基本水文测站完成了标准化创建并通过了各级验收,水文测站管理实现了“设施设备标配化、站容环境美观化、职责事项规范化、管理制度化、运行痕迹化、台账信息化”等“六化”目标,依标管理全面形成,测站面貌得到很大改善,测验质量逐年提高。
水文运维体系建设主要内容为水文站网的运行和维护。目前,绍兴市水文站网维护资金基本得到保障,基本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水文行业运行维护体系。
“十三五”期间绍兴市水文建设计划总投资为7129万元,实际总投资为10129万元。
绍兴市下辖三区两市一县,目前除越城区外,各区、县(市)均设有独立的县级水文机构。市级水文机构承担全市水文行业管理的业务指导任务,通过分级负责,形成合力,保障良好。全市水文系统在职职工4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1人,占比67%,在职人员本科以上学历28人,占比61%。
截至2020年,绍兴市共有国家基本水文站8处,水位站22处,其中潮位站1处,雨量站40处;按测验项目,有雨量监测62处,蒸发监测9处,流量监测8处,泥沙监测4处,地下水监测9处。绍兴市现有大型水库6座、中型水库13座,其中6座水库设立了蒸发站(有4座列入基本站)。70个国家基本站和19座大中型水库水文资料均纳入水文资料整编范畴。
近年来,绍兴市水雨情监测站点密度有了大幅提升,截至目前已建成水雨情遥测站692个,其中水文站19处,水位站555处(含地下水位站9处),雨量站118处。
绍兴市水文信息化系统主要包括国家统建系统、浙江省平台系统以及市水文自建系统三部分。国家统建系统主要应用南方片水文资料整编系统(V2.0版、V5.0版),实现整编数据录入、水文资料整汇编功能,形成水文年鉴。浙江省平台系统主要应用浙江水文测站标准化运行管理平台、浙江水情信息报送平台,实现水文测站日常管理和报汛工作。自2000年起国家防总在绍兴设立水情分中心,应用较成熟的有曹娥江洪水预报系统,基本实现曹娥江中上游段主要控制断面和大型水库的洪水预报功能。另外,诸暨市单独建有浦阳江洪水预报系统,该系统预报断面为省级站诸暨站。根据《浙江省重要水利工程远程图像监视系统建设规划》,目前绍兴市已完成长诏、汤浦水库、曹娥江大闸、绍兴平原二闸一库(新三江闸、马山闸、平水江水库)、重要河流等远程图像监视系统建设,通过实时监控系统,防汛部门能实时全面掌握防洪水利工程的运行情况,为工程的调度及安全运行提供依据。
水利系统内部水旱灾害防御应用“防汛通”手机客户端APP,基本实现实时、历史水雨情在线查询,信息数据及时更新,方便公众参与及领导决策。
多年来,绍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文工作,自2000年国家防总在绍兴设立水情分中心示范区以来,市水利局不断加大投入,制定相关政策,强调了水文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根据我省水文的分级管理体制,《浙江省水文管理条例》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水文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加强水文基础设施和专业队伍建设,保障水文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和保障欠发达地区水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除此之外,根据浙江省水文分级管理体制,省、市、区(市、县)各级还应按照规划要求,在水利工程规划建设、运行中增列必需的水文项目,以“工程带水文”的形式,支持水文发展;从水利基金、特大防汛经费、工程建设前期费、水资源费、水费等项目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水文工作,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稳定投入机制。
绍兴市水文管理中心每年组织牵头各区(市、县)水文测验、测量、资料、情报、预报、运维、综合应用等方面的培训4-5次,利用全省技能比武的契机重点培养技术能手,邀请省水文管理中心、技能工作室、各地市顶层专家有针对性的进行专业化人才培养。重视基层人员的继续教育与学习,实现了从业人员培训常规化、技能人才竞赛常态化。
多年来,尽管绍兴市水文发展成效明显,形成了密布的水文站网、积累了宝贵的长系列资料,有效支撑了水利工程建设,但是在监测能力、站网布设、信息服务、运维管理、支撑体系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短板,制约了水文事业的发展。
现有水文测站的布局对水旱灾害防御能力的支撑不足,乡镇中心区、产业要素集聚区需新增部分监测站,小型水库监测尚未全覆盖,不利于防汛调度和形势分析;流域面积500km2以上河流中,部分存在流量监测空白,不能满足流域干支流统筹管理和对干流生态控制断面流量监控的需求;水库下游河道水文站不足,不能满足水库调度监管和下游河道生态流量监控的需求。
现有水文测站基本依托于防洪堤防闭合圈建设,防洪测洪标准偏低,不能保障超标准洪水期间的测报需求。水文监测数据传输信道单一,受外界条件影响较大。尚未建立完善的超标准洪水应急监测体系,应急测洪人力、设备和技术支撑能力不足,缺少应急监测设备设施,难以为防汛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撑。
随着水文测验管理体系向“无人值守,有人看管”方面发展完善,新形势对水文监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普勒自动测流、北斗卫星通信等新仪器新技术还未得到大力、广泛、有效的推广,流量、泥沙、蒸发等水文要素的自动监测能力亟需提升。
水文数据的主要功能是为水文分析计算提供基本资料。历史数据及典型过程尤其是历史极值、洪痕调查对分析成果的影响是决定性的。计算机应用普及后,水文年鉴的电子化及整编归档工作基本可以实现日清月结。历史数据一般以正式刊布的年鉴形式保存,存在丢失及损坏的风险,历史数据的电子化工作还需加强。
为全面整合水文信息资源,深入挖掘水文数据资源价值,提升水文站网管理和水文在线分析计算能力,需建设水文综合管理系统,进行水文站网综合管理及水文数据智能分析,与智慧水利数据中心有机结合,为水文业务分析应用提供科学、高效、便捷的技术手段。
新时期水文工作已从技术导向型向服务导向型转变,从数据服务型向成果服务型转变,从行业水文向“大水文”转变。水文工作的质量、效率、服务对象及服务方式都产生了较大变化。在信息共享服务方面,面对不同行业和社会公众更加精细、更高品质、更加个性的水文数据共享服务要求,信息服务支撑能力存在一定不足。
在防汛调度方面,绍兴市预警预报系统版本偏老,专业性缺乏。缺少基于专业水文的统一可靠的平台。水情预报服务精细化程度不够,大部分预报仍停留在站点式、断面式的“点”级预报模式,“线”“面”级预报开展较少,自动化效率不高。信息展示方式和服务产品较单一,缺少直观形象、动态生动的信息解读和汇报会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