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背靠腾讯的私域SaaS平台,小鹅通虽携年营收超5亿的业绩冲刺港交所,但其光鲜数据背后暗藏诸多风险,IPO之路挑战重重。
从财务状况来看,小鹅通盈利问题突出。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累计亏损达9195.4万元,尽管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转正为6600万元,但整体仍未摆脱长期亏损的阴影。更严峻的是其偿债能力不足,截至2025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额高达18.38亿元,流动比率仅0.24,远低于健康水平,短期资金压力显著。同时,经营活动现金流波动剧烈,2025年上半年同比锐减47%,仅为715.9万元,财务稳定性堪忧。
对腾讯的深度依赖是小鹅通另一大隐患。股权上,腾讯持股16.82%为最大外部股东;供应链端,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小鹅通向腾讯采购云端资源占总采购额比例始终在39.2%至47.6%之间,且云服务器成本占销售成本比例已升至92%,成本议价能力弱,一旦腾讯服务调整或涨价,将直接影响其服务稳定性与成本结构。业务上,小鹅通高度依赖微信生态,公众号、小程序等是其核心交付渠道,微信规则变动可能冲击其商业模式根基。
合规问题更是小鹅通的“软肋”。2023年,公司因未尽平台义务被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5万元;2024年,平台上出现“神医课程”虚假宣传、非法荐股等问题,相关商户被监管处罚,小鹅通因资质审核与内容监管不到位难辞其咎。消费者投诉同样居高不下,在黑猫投诉、电诉宝等平台,关于其课程质量差、退费难的投诉累计超4800条,品牌声誉受损严重。
此外,市场竞争加剧也给小鹅通带来压力。微乐播、微赞等垂直SaaS竞品通过品牌延伸抢占市场,可能稀释其份额。同时,公司客户结构向关键客户集中,2025年上半年关键客户收入占比达38.1%,若失去重要客户,业绩将受重大影响。而在市场饱和下,新客户获取成本上升,维持ARPU增长需持续创新,进一步加大了经营难度。
小鹅通的IPO既是对自身商业模式的检验,也折射出中国SaaS行业的普遍困境。若无法妥善解决财务、依赖、合规等问题,其港股上市之路恐难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