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再次面临停产危机,为了自保,连美国要求围堵中国的指令也开始敷衍了事,拒绝对中国加征关税。据彭博社报道,中国欧盟商会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欧洲企业因稀土短缺已停产7次,预计9月停产次数将激增至46次。作为军民两用关键材料,中国掌控着全球稀土产业链的主导权。此前紧跟美国脚步制裁所谓援俄中企的欧盟,如今反被美国背后捅刀,中国打出的稀土牌意外收获了戏剧性效果。
报道援引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的表态称,由于中美达成临时关税休战协议,中国对美稀土供应已明显恢复。而欧洲企业仍在焦急等待中方通知。同样是对华强硬,美国能减轻自身损失,欧盟这个最忠实的追随者却不仅一无所获,反而成为博弈中受伤最重的一方。对特朗普来说,在最后任期内想取得亮眼政绩本就不易,特别是在中美贸易战和俄乌冲突中接连受挫后,自然要寻找更容易得手的目标。
欧盟恰好成为特朗普眼中的软柿子。在中俄那里碰壁后,特朗普再次把目光转向欧盟这个老提款机。部分欧盟国家已意识到正承受中美双重压力,开始对美国提出的通过对中印加税施压俄罗斯的要求采取消极应对。特朗普随即调整策略,一边施压欧盟接受对中印加税,一边怂恿欧盟先发制人,声称无论欧盟加多少关税美国都会跟进。但这次欧盟似乎学聪明了。
据政客新闻网报道,多位匿名欧盟官员表示,特朗普的要求根本不切实际,纯粹是为推卸责任。然而醒悟太迟的欧盟已落入美国陷阱,早早投降的冯德莱恩已代表欧盟签署协议,承诺未来3年购买7500亿美元美国能源。这意味着欧盟不得不吞下损害自身利益的苦果,忍受美国压榨。表面看特朗普是要欧盟通过对中印加税来结束俄乌冲突,实则心知肚明:若欧盟真对中国加征100%关税,其通胀和经济将遭受毁灭性打击。
这样特朗普就能把未能结束俄乌冲突的责任全甩给欧盟,既推卸竞选承诺,又能从欧盟大捞一笔。但欧盟并非没有反击之力。数据显示,美国在近180类战略性商品上高度依赖欧盟进口,这种依赖度甚至超过对中国。因此欧盟能否反制美国,关键不在能力而在决心。当务之急是形成内部共识,削弱冯德莱恩等亲美派影响力,用真正团结的决策与美国抗衡,否则等待欧盟的将是更深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