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AI快讯,据深交所官网,2025年9月30日,飞马国际(SZ 002210,收盘价:3.91元)董事赵力宾通过竞价交易,减持公司50.37万股,成交均价4.19元/股,减持211.05万元。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高盟新材董事王子平减持24.1万股,减持金额251.12万元
通达创智高管张靖国减持5200股,减持金额12.66万元
南方财经记者魏彤 实习生钟宸 广州报道
俄罗斯瓦赫坦戈夫剧院首次到访深圳,在深圳滨海艺术中心相继上演话剧《叶甫盖尼·奥涅金》《万尼亚舅舅》;马修·伯恩版芭蕾舞剧《天鹅湖》时隔6年再临广州,在广州大剧院连演5场;希腊国家歌剧院首访大湾区,在深圳献演经典歌剧《茶花女》……
值此丹桂飘香的金秋时节,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下称“文化艺术节”)在大湾区11城同步绽放。据不完全统计,各地各级开展了“艺动湾区——白鹅潭大舞台周末艺术汇”系列演出、戏剧舞剧、音乐会、节庆“叹”非遗及侨批档案、美术作品、主题文献展陈展览和中秋灯会等各项文旅活动近3000场。
自9月16日开幕以来,这场艺术节就以精彩的剧目演出、有品质的艺术讲堂和丰富的惠民活动,在大湾区城市群里掀起一阵阵热潮。这场跨越地理界限的艺术盛宴汇聚了来自俄罗斯、英国、希腊等国际顶尖艺术团队,以及北京、上海、陕西、河南等国内知名剧团,献上了一场全民共享的文化艺术盛宴。
这场艺术盛宴充分体现粤港澳大湾区已同时具备“硬支撑+软环境+大市场”三重磁力,能够将“高水平首演”转化为“高性价比落地”。不仅把外国精品“引进来”放大影响,也助力本土佳作“走出去”巡演世界,实现双向跳板。
近年来,随着大湾区文化一体化进程加快,城际间演艺资源流动将更加频繁。“跟着演出去旅行”逐渐成为大湾区居民的新休闲方式。这种文化流动不仅体现在观众层面,更影响着大湾区的文化生态。
10月4日至6日,作为本届大湾区艺术节的精品剧目之一,《决战之燎原》在深圳热演3天。这部融合了戏曲、网游与科技元素的新粤剧,3场演出票房近70万元,不仅创下深圳市粤剧团票房纪录,且观众中七成以上为年轻人。
来自香港的邹先生表示,这次来参加大湾区艺术节正是为了看这部融合网游和科技的新粤剧的《决战之燎原》。
“我了解到这出剧目是以热门网络游戏《剑网3》为背景,这类粤剧与游戏结合,一方面能借助其庞大的玩家基础,极大地吸引年轻群体的关注和传播;另一方面也能够让粤剧这类传统文化以全新的方式焕发生机。” 邹先生提出,希望在艺术节后,这些剧目能够“走”到香港,让更多人有机会看到这类时下热门的传统文化创新作品。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文化交流的前沿地带,经济繁荣为高水平演出的引入奠定了物质基础。
2024年,广东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14.16万亿元,同比增长3.5%,总量连续36年居全国首位。同时,广东文化产业规模总量连续22年居全国首位。
今年以来,广东文化消费表现依旧强劲。广东审批的营业性演出已超过40万场,演出总收入突破了63亿元。其中,销售门票的大型营业性演出达410场,演出收入37亿元,直接带动交通、住宿、餐饮等相关行业消费超过250亿元。
在此背景下,本届文化艺术节在引进国际剧目方面有明显提升,在引进的10个国际剧目中,《茶花女》是第一部被引入中国的西方文学名著,也是新中国上演的第一部西洋歌剧。希腊国家歌剧院携管弦乐团、合唱团及芭蕾舞团,全院组成近150人超豪华演出阵容,将在深圳开启首次访华演出,为湾区观众呈现该经典歌剧的魅力。
此外,俄罗斯瓦赫坦戈夫剧院的话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将带着普希金笔下的诗意登陆深圳滨海艺术中心;马修·伯恩版芭蕾舞剧《天鹅湖》则以颠覆传统的“全男班”编舞重新诠释经典。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合作交流项目逐渐增多,三地优势互补,让大湾区的“艺术磁场”效应日益突出。”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谢宝剑在接受南方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越来越多的国际一流剧目、艺术家选择在大湾区演出、交流,形成了中外文化交汇、融合的独特景观。
作为高规格的区域性文化艺术盛事,大湾区文化艺术节也大大增加了入选剧目的“曝光度”,助力广东本土创作走向国家级乃至世界级舞台。
在本届艺术节最为重磅的“艺汇湾区”剧目展演板块,35部入选的中外精品剧目中,有不少熟悉的身影,舞剧《咏春》、粤剧《红头巾》、话剧《二月廿九》、音乐舞蹈剧场《乐动·舞界》……一批“世界水准、中国气派、湾区特色、岭南风韵”在湾区文艺热土涌现,在海内外频频“出圈”。
作为国内首部华人女性群体劳工史舞台作品,《红头巾》自2020年首演以来,历经五年舞台锤炼,近百场巡演打磨,足迹踏遍20城。该剧两度“出海”,远赴新加坡演出,演绎“红头巾”的精神;音乐剧《雄狮少年》汇聚内地导演、香港“金牌搭档”作曲及新加坡、上海等地演员,粤语版在香港艺术节首演两周售罄,普通话版随即登陆上海音乐剧节并斩获行业大奖,形成“多语种版本+多地巡演”的轻量级出海模板。
对此,粤剧名家曾小敏表示,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充分发挥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与文化优势,真正成为汇聚全国精品、促进各地交流的戏曲盛事。她认为:“艺术节的举办,不仅让广东本地院团推陈出新,演绎出特色佳作,更吸引来自全国多个省市的高水平院团携代表作到大湾区演出,通过此类跨地域、跨剧种的深度交流,我们既‘引进来’优秀剧目丰富本地文艺生态,也推动粤剧等岭南戏曲‘走出去’,实现湾区艺术更大范围的传播与认同。”
不久前举办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舞剧《咏春》选段亮相文艺晚会《共创未来》,以“咏春拳”“香云纱”双非遗和“舞武融合”之美,惊艳来华国际贵宾,赢得满堂彩。自2022年底首演以来,该剧足迹已经遍布伦敦、巴黎、新加坡、埃及、巴拿马、莫斯科、圣彼得堡等世界多座文化名城。
可见,湾区文艺精品“出海”,不仅是简单的文化输出,更是深层次、多维度的艺术对话。这些精品剧目正迈向辐射更广、影响更深、模式更新的“全球性航程”。
业内人士看来,通过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这一平台,已有多个优质的音乐剧、粤剧与舞剧项目,借助大湾区“文化出海口”走向世界舞台,形成“本土创作、湾区孵化、国际巡演”的推广路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把音乐剧、粤剧、舞剧等中国故事成功推向世界舞台,未来有望在海外版权预售、多语种版本同步孵化、数字流媒体联合发行等环节持续深耕,让“湾区制作”成为全球演艺市场的一张闪亮名片。
文字记者:魏彤 实习生钟宸
特斯拉公布平价版Model 3/Y,市值一夜蒸发超4600亿元
21现场|被“悟空”带火的小西天:游客增上百倍 雨中排长队
A股最大智驾重组揭幕,四维图新跻身“地平线链”公司大股东
进一步规范经营主体登记申请和代理行为|营商环境周报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有力智力支撑
8月经济总体平稳,四季度稳增长政策需提前谋划 | 宏观月报
十地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营商环境周报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5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