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易福红(豆包AI)
香港楼盘开始出现火爆现象,部分中签率仅2.5%。 受访者供图
家长出手
深圳企业高管花千万为子女在港买房
内地赴港的大学生在香港买房,并非个例。
在得知苏茉已在香港买房后,她身边在香港工作的师兄师姐也有的已启动香港买房计划。苏茉有空时,也会陪他们一起看房。
在苏茉看来,她在香港买房其实利大于弊。过去三年多交了65万元房租,相当于这次买房的一成首付。房子紧邻港中大,假设自己以后不住,也可以租给前来香港求学的大学生,“中介说我这套房保底租金可租1.8万元/月”。巧合的是,开始供楼后,苏茉发现月供大约1.8万元,足以以租养供。
苏茉表示,她在香港买房更主要的还是考虑香港身份,未来转永居后在香港也有住所。“申请高才要看对香港的贡献和联系,我这次买房交了20多万元印花税,也算是对香港的贡献之一。”而且,这套房子离她工作的地方近,距离深圳福田口岸打车仅需20分钟,回深圳家里也很方便。
让苏茉感叹神奇的是,正是由于买了这套房,她和丈夫在8月底逐渐套现手中股票,盈利足够支撑这次买房的首付,“如果不卖股票,现在就跌惨了”。而他们的炒股原始经费,则是双方家里给的启动资金。
深圳家长为子女在港买房
除了00后在香港买房,也有深圳的家长,主动为00后子女在香港买下房产。
今年10月中旬的一个下午,深圳中原地产住宅豪宅区天鹅湖店物业顾问黄盼盼从深圳福田口岸出发,乘东铁到红磡,再转地铁到西九龙,13时20分左右和香港同事会合,协同一名深圳客户签约购房。
该名客户四五十岁,长居深圳,系一家旅游行业公司的高管,在香港撤辣后开始关注香港楼市。他于今年初、五一假期及10月中旬专程前往香港看房,将军澳、启德、西九龙、港岛等片区的一二手房都曾看过,最终选择了南昌地铁上盖的一手现楼。他购买的房子面积59.44平方米,总价约1488万元,一次性付款。
黄盼盼介绍,该名客户此前两次看房都在综合对比,直到10月份那次才确定购买。因为他考虑到孩子留学回国可能会在香港上班,所以提前给他布局。“以他的原话说,‘进可攻退可守’,未来小孩不住就出租,租金回报率也有3至3.5厘。”
事实上,在港为子女买房的内地客户中,并非全买小户型。去年下半年,一名内地二三线城市的房企老板,就在香港为他的孩子买下一套豪宅。
纵横百富创始人兼CEO赖国强介绍,该老板需要去香港发展,孩子也准备考香港大学。一开始在港大附近找房,发现没有新房之后,就选在了九龙片区,最终买了一套面积不到200平方米,但总价约8000万元的豪宅。
知名人士在港“抄底”
香港及内地的知名人士多次在港“抄底”的现象,也让大家对香港楼市有了新的期待。
公开数据显示,香港自2022年底推出“高才通”计划以来,截至今年6月底,一共收到约13.5万宗申请,其中近10.9万宗获批,当中有10.28万宗获批申请人来自内地。毫无疑问,即便有面临续签的高才放弃申请续签,但未来香港的楼市仍有强劲支撑。
今年10月中旬,阿里和蚂蚁集团宣布以9.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6亿元购得香港铜锣湾的“港岛壹号中心”最高的13层楼,拟打造为香港总部。当月下旬,阿里巴巴前CEO张勇亦以约4911万元人民币购入香港半山竹林苑一套193平方米住宅。
新香港人
十年6.8万内地人香港买房
内地人赴港买房的历史由来已久。过去十年,内地人究竟在香港买了多少套房?
由于内地人的姓名以普通话拼音呈现,这成为判断其是否为内地客的重要依据之一。但事实上,这种区分方法也仅供参考,因为当中或也有早期移民香港,并持有香港本地永久性居民身份证的“新香港人”。
南都记者根据中原地产数据统计,自2016年至2025年9月底,大约有67813名内地客(普通话拼音买家)在香港买房,总购买金额达到8022亿元。
2024年“撤辣”后有内地客一买多套
回顾这十年,在香港2024年“撤辣”以后,内地客赴港买房更是创下历史新高,甚至有人会一买多套。
去年年中,赖国强的团队曾促成了一名高净值的80后在香港跑马地片区买了一套面积约90平方米的新房,总价约1800万元。该名80后拥有香港身份,为深港两地走动频繁的私有企业主,在深圳住着面积超300平方米、总价或达8000万元人民币的豪宅。
这两年来,他一直在香港看房,寻找合适的物业自住或投资。赖国强表示,该客户去年在港买房是为保值或自住,如今想再多买两套,用于获取高回报率的租金。去年买的目前已出租,当前月租或达到3.8万至4万元;今年在香港看的都是小户型,计划在地铁沿线再买两套,每套总价五六百万元左右。
前9个月,内地人在港买房总值达941亿
据美联物业研究中心综合土地注册处资料,按已知买家姓名作分析,2024 年内地买家(以买家姓名的英文、拼音鉴别)在香港一二手住宅市场的注册量超过1.2万宗,而2025年首9个月录得约9700多宗,较2023年的约6200宗增加明显。
以今年前9个月的一手私宅注册个案计算,内地买家赴港买房注册金额较高的个案为港岛薄扶林道138号单号屋,注册金额约3亿元。南都记者根据公开报道查阅可见,该买家为浙江富商邱建林,其于今年4月购入。而注册金额较低的个案为屯门缇岸1个中层单位,注册金额约208万元。
据中原地产统计,今年前九个月,内地人在港买房的总值达到941亿元,套均总价948.6万元,较2018年的套均总价1384万元降了435.4万元,降幅达到31.5%。从成交价格可以判断,今年的内地买家相当于在“抄底”香港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