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稀土战争越演越烈的当下,俄罗斯一头扎进了自救加速道,面对美国牵头的“关键矿产小圈子”和“去中国化”供应链的重重封锁,莫斯科的危机感一瞬拉满。
普京不再犹豫,罕见地下达死线,要求12月1日前政府端出一套靠谱的稀土产业方案,为此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还来了趟中国,虽然内容是什么不得而知,但稀土是绕不开的话题
眼下,俄罗斯稀土局势跟过山车一样,表面上看资源丰富,实际上却像个矿石仓库老板,自己用不上只能看别人风光。
虽然国内有上百万吨的稀土资源,但每年开采量在国际市场上连点水花都荡不起来,更别说加工技术,俄罗斯企业手上几乎没有像样的绝活,后面所有环节都得靠进口和外援。
这种情况下,西方国家拉帮结派搞供应链自保,俄罗斯想插一脚都没门。同时中国将稀土提炼等关键技术收紧在手,把技术当成了铁门槛锁死了出口渠道,西方想要彻底绕开中国不太现实,俄罗斯也更难搞到想要的技术。
外头市场已然冷脸,家里却更难撑起门面。财政紧张、军费巨大、通胀持续上涨,让莫斯科再想大撒币投向新产业几乎不可能。技术短路加上基础设施滞后,打算靠自己苦熬赶超,连起步都显得吃力。
很多矿点都藏在北极圈等天寒地冻的地方,想挖出来、拉出去,修路都得花上大笔钱。眼下的俄罗斯,更像是守着金山被饿着肚子的矿主。
不断出现的难听让俄罗斯愈发清楚,单打独斗没出路,只有跟中国深度合作,才有可能打开新局。
中国的技术和产能全球第一,资本实力雄厚,稀土全产业链做到了全球唯一,能让俄罗斯把手上那些睡着的资源变成真钱。
两个邻居合作,不只是俄罗斯补短板,中国同样也能获得更多原料补充,两边翻过身都能过得更舒服些,而西方想独霸资源也没那么容易。其实这对中俄来说就像一场联手破局的博弈,既是现实选择,也是战略互补。
普京医疗级的行动,无非是想抢在全球格局变天前,把俄罗斯的位置稳住,而这一切能不能成,关键还得看中俄稀土板块的捆绑速度和深度。
如果俄罗斯这次真的能迈出一步跟中国把产业链打通,那它就有了与全球对话的资格,否则,可能还得继续在边缘地带徘徊。中俄联手,如果走得够扎实,西方也只能重新计算自己的筹码。
当前俄罗斯稀土路上的现实困境并不少,但主动权终究还是握在自己的选择里。无论时间节点到了能否真正拿出高质量方案,产业自强路上那道桥,怎么跨都得有中国的搭把手。
至于俄罗斯能否实现自主突围,能不能把资源变成真的底气,关键时刻还看中俄实打实的合作能走多远。这不仅关系到俄罗斯的未来,也牵动着全世界的稀土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