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2024年度金融科技发展奖获奖项目,公募基金项目第二次进入一等奖名单,此次由天弘基金基于大模型的FinAgent智能体系统摘得。作为中国金融业唯一的部级科技奖项,该奖项体现了监管部门在鼓励技术创新的同时,也注重规范发展的双重导向。
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引下,我国公募基金行业正迎来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深入实施,为行业转型提供了清晰路径。各监管机构陆续出台配套政策,形成“1+N”政策体系,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证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三季度,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已突破35万亿元,产品数量超过1.2万只。在此背景下,如何提升投研的平台化与一体化水平,实现宏观、策略、行业及公司的全方位研究覆盖,创新投资者服务与陪伴模式,加快机构数字化转型步伐,已成为行业共同关注的焦点。数智技术正成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技术破局:
智能体架构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
尽管政策支持力度空前,公募基金在数字化转型中仍面临严峻挑战。技术应用与业务需求之间存在明显鸿沟。传统系统开发模式存在数据复用率低、迭代缓慢、迁移成本高等问题,难以适应大模型时代的敏捷需求,导致大模型在金融场景中落地困难。
华北地区某证监局相关负责人指出:“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已进入深水区,关键在于实现技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而非简单叠加。”面对共性难题,公募机构开始探索新的技术路径。分层服务架构逐渐成为主流,既保障底层能力的复用性,又实现业务场景的深度适配。
天弘基金基于大模型的FinAgent金融智能体项目,成为大模型在金融场景深度应用的典范。该项目已实现国产GPU适配,为信创转型打下基础。
天弘基金FinAgent智能体服务直面业务痛点,通过灵活编排工具和模型,为不同场景定制专属解决方案。业务侧得以快速开发并部署智能体,直接嵌入工作流,实现“通用底座与垂直场景深度适配”的平衡。例如,深度研报智能体覆盖全部A股,将新股研究报告产出周期从周级别缩短至天级别,研究员信息获取效率提升60%;热点解读智能体通过多步推理链生成实时市场解读,经营销人员复核,原文在各销售渠道的复用率超80%,内容生产耗时降低70%。合规智能体则实现法规精准检索,合规问答准确率超90%,有效提升合规管理效率。
业务赋能:
智能体如何重构基金公司生产力
投研是AI技术应用最为深入的领域。
AI正在重构传统投研范式。例如,中欧基金已将AI和大模型深度融入投研流程,在这一流程中,人类负责深度思考与洞察,机器负责广度覆盖与实时响应,人类智慧与量化模型相互赋能,力争及时捕捉好收益。
德邦基金开发 “海纳百川金融大模型聚合平台”,并正式接入DeepSeek大模型。在涉及非公开信息处理、复杂因果推理等高阶决策环节,采取“AI+专家”协同模式,确保投资决策的审慎性与合规性。
天弘基金的深度研报智能体可自动整合公司所有关联数据,研究员仅需40%时间用于逻辑修正与补充,报告产出周期从1周压缩至1天。也可分钟级生成符合研究框架的图表化报告,助力研究员快速拓展股票池。
在量化投资领域,AI实现了从“有限因子”到“无限因子”的跨越。天弘基金运用大模型因子挖掘技术,从全市场基金季报中提取行业展望观点,筛选出胜率较高的基金经理与股票组合,并将个股被高胜率基金经理看好的次数作为因子进行组合构建。该策略在2014-2024年回测中,年化收益率跑赢沪深300指数6.5%,跑赢偏股基金4.2%。
投资者服务与营销场景的智能化转型同样成效显著。
智能投顾与内容生成技术实现重要突破。蚂蚁财富开放平台3.0升级:面向金融机构、内容创作者等合作伙伴开放“三大专业AI助手”,包括AI投研助手、AI运营助手和AI内容创作助手,同时向机构开放全场景联合运营,助力行业更高效提供专业服务、提升投资者体验。天弘基金热点解读智能体生成实时市场分析,内容生产耗时降低70%,已服务多家银行渠道。
生态共建:
智能工具的创新实践
以天弘基金与平安证券联合推出的“机构快车”为例,该工具基于机构行为动向轮动策略模型,覆盖全市场主流行业指数与宽基指数,通过实时追踪机构资金流向与偏好,为投资者提供决策支持。基于指数实盘历史真实数据测算,该策略在近一年的回测中,收益率达54.97%,而同期沪深300指数收益率为17.82%,超额收益超过37个百分点。
天弘基金开发的“金牌AI陪练师”则展示了技术在赋能行业从业人员的价值。该项目通过模拟真实营销与投后场景,让理财经理进行沉浸式的实战演练。截至目前,参与训练用户超700人,完成训练1800+次,累计训练时长超20000分钟。
此类合作整合了各方核心能力——具有技术积累和投资者服务经验的机构提供算法与模型,银行渠道提供用户触达与场景,共同为投资者创造价值。目前类似合作已扩展至多家金融机构,显著提升了市场活跃度和投资者体验。
未来展望:
从技术赋能到生态重构与升级
随着技术持续进步,公募基金行业将呈现三大发展趋势。
技术融合深化:多模态、跨领域技术融合成为主流,AI系统不仅能处理文本,还能解析多维信息,推动投研从“数据驱动”向“认知驱动”升级。
生态开放加速:机构间通过API、数据共享、联合建模等方式共建智能投资生态。头部机构的技术能力将外溢至中小机构,促进行业整体水平提升。
服务普惠扩展:AI显著降低专业服务门槛。智能投顾的单位成本仅为传统模式的十分之一,使大规模个性化服务成为可能,大幅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与覆盖面。
天弘基金的实践为全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范例。业内人士指出:“天弘基金系统性解决了大模型智能体在金融行业落地的一系列关键难题,在技术层面首次构建了从模型、高级智能体工具到业务智能体的三位一体技术链路,支持业务应用自动编排与个性化定制。”这种“监管认可+技术创新”的模式,为金融科技健康发展树立了典范。项目具备高度可复用性和低成本优势,未来有望形成生态以及标准范式,也为中小金融企业的大模型落地提供了实践路径。
当然,公募行业的数智化转型仍面临挑战:数据质量与治理体系有待完善,业务价值需更清晰量化,技术供应商依赖风险亟待解决,复合型人才短缺制约发展速度。这些问题需要行业各方通力合作,通过技术创新、监管指导与标准制定等多维度共同推进。
推广
上一篇:快手的逆袭,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