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无界和大家聊聊近期AI圈风向微妙,头部公司为何纷纷砍项目缩预算,近期AI圈风向微妙,头部公司纷纷砍项目缩预算。
别人节流它烧钱,融资逆行者藏不住了
日本Sakana AI却逆势抛出重磅消息:11月17日官宣完成1.35亿美元B轮融资,估值飙至26.3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5亿美元暴涨76%。
资本用脚投票的态度很明确:三菱日联金融集团、Khosla Ventures等老股东追加投资,西班牙桑坦德集团、澳洲麦格理资本等新玩家主动入局。在AI融资趋紧的当下,这样的阵容足以证明其硬实力。
这家2023年7月成立的公司成长迅猛:2024年1月获2.06亿种子轮,9月靠英伟达领投的15.2亿A轮跻身独角兽,如今总融资超24.7亿,是区域AI赛道的黑马。
Transformer之父竟反水自己
Sakana AI的底气源自梦幻团队。CTO Llion Jones是谷歌前研究员,更是Transformer架构论文的八大作者之当下所有大模型的技术根基,都源自他参与开创的成果。
令人意外的是,Jones并未困于自己的成就,而是与CEO David Ha谷歌大脑前高级科学家,曾主导Stability AI发展)联手革自己的命,抛弃主流技术路线,转而以生物进化为灵感研发新模型。
他们的技术逻辑新颖独特:以开源模型为亲本,通过算法生成上百个子代模型,经数百轮筛选迭代,最终得到性能优异且成本更低的模型。这套Darwin–Gödel Machine技术,精准适配日本市场需求。
COO伊藤炼则为团队补上本土优势。这位日本创投老兵曾任Mercari欧洲区CEO,深谙本土企业需求。
技术大拿攻坚、本土专家落地的组合,让他们推出的江户古风机器人Karamaru迅速圈粉,其地道的古代日语交互与俳句创作能力,完美融合了技术与文化。
不卷通用赛道,它靠啥赚走真金白银?
与OpenAI等巨头角逐通用赛道不同,Sakana AI专攻日语市场。针对日语敬语复杂、语境特殊的特点,其研发的EvoLLM-JP、EvoVLM-JP模型,有效解决了通用模型的语义偏差问题。
它精准切入日本老龄化带来的刚需:与大和证券、三菱日联金融集团合作,开发智能投顾、优化银行客服;为制造业提供工艺优化方案,用AI解决劳动力短缺痛点,每一项都是实打实的落地业务。
其布局更兼顾大小企业:9月开源的ShinkaEvolve框架,让中小企业能低成本搭建定制模型,快速铺开日本市场生态。目前它已计划进军国防、情报及制造业,以垂直领域突破避开巨头锋芒。
Sakana AI的崛起给AI创业者提了醒:通用赛道已成红海,细分领域才是新蓝海。资本如今更看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非单纯的参数与算力。
这家谷歌大佬带队的公司,以反卷姿态走出差异化路线,其全球市场的后续表现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