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早盘,A股三大股指集体高开,上证指数开盘报3960.7点,涨0.35%;深证成指开盘报13215.07点,涨1.03%;创业板指开盘报3131.84点,涨1.79%。截至发稿,A股三大股指震荡调整,上证指数跌0.09%,深证成指跌0.28%,创业板指跌0.45%。
中金公司拟换股吸收合并东兴证券、信达证券,英伟达第三财季业绩以及第四财季业绩指引均超市场预期,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突破10万元/吨……
这是市场今天关注度较高的几个消息。不过,A股上午开盘后,市场讨论最多的是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上午上涨5.17%,盘中股价再创历史新高,最新市值突破2万亿元,为2.03万亿元,目前四大行的市值均超2万亿元。工商银行上涨1.58%,盘中股价亦创历史新高;建设银行上涨4.73%,邮储银行上涨3.84%。证券ETF开盘大涨近2%。
券商整合提速
中金公司发布的公告称, 公司A股股票于2025年11月20日开市时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5个交易日。
据了解,此次重组有助于加快建设一流投资银行,支持金融市场改革与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合并后,中金公司将提升资本实力,实现客户资源整合,在证券行业竞争格局中进一步巩固头部优势,迎来“规模效应+业务协同”的多重业绩增长动力,推动营收结构持续优化、盈利能力稳步提升,进一步提高国家战略服务能力。
如果后续进展顺利,三家券商相加,资产总额将达到10095.83亿元,营收为273.9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95.20亿元。wind显示,合并后,三家券商资产总额将在业内排名第四,归母净利润则排名第六。
2024年以来,监管大力推动证券行业供给侧改革、支持头部证券公司做强做大,已有多家券商完成重组,包括国联+民生、国泰君安+海通、西部+国融、国信+万和、浙商+国都等。
“对于境外投资者而言,能否在中国市场找到若干家治理结构清晰、综合能力突出、在国内外市场都有稳定表现的龙头券商,是其配置中国资产时非常重要的参照。中金与东兴、信达的整合,如果顺利推进,将有助于提高海外投资者对中国券商板块整体的估值认可度。”专家表示, 这起整合不仅是单一机构的体量变化,更是中国资本市场通过“优化参与者结构”向外界释放的一种稳定预期与改革决心。
在并购重组刺激下,资金持续借道证券ETF布局券商机会,数据显示,证券ETF年内份额增长超260亿份,当前规模超617亿元,居同类首位。
从基本面角度来看,2025年三季度受益慢牛行情,券商业绩同比延续高增,上市券商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达+43%、+63%。
招商证券表示,展望后市,慢牛行情持续,券商作为“牛市旗手”却整体滞涨的情况下,值得更多的关注和仓位配置。
证监会最新部署
“规则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司副司长张艳近日表示,过去五年,在各方积极探索和不懈努力下,上市公司可持续披露有了长足进步,可持续发展步伐更加坚定,高质量发展成效更加显著。
数据显示,2025年,186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可持续报告,披露公司的市值占到全市场的七成左右,基本能够满足可持续投资需要,并且披露的上市公司数量占比达34.7%,较“十三五”末期提升近9倍。
高质量的披露,铸就了国际市场的“信任票”。截至上周末, MSCI中国A股指数成份股有36.8%的企业ESG评级提升,全球领先评级(AAA、AA级)的家数占比由2024年年底的7.2%大幅跃升至14%, 是近年来最大的一次提升,领先评级公司数量由“十三五”末期的2家增长至54家。
张艳表示,高质量的披露工作有效提升了中国上市公司的国际形象。 ESG评级的提升,成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丰硕成果的重要体现。
目前,聚焦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战略新兴行业的上市公司家数已达516家,市值9.43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分别增长88%、126%。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一大批“新三样”龙头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快速成长,成为中国产业的新名片。
与上市公司可持续实践相呼应的是,可持续投资规模持续增长。截至2025年10月底,中证、国证可持续指数产品规模合计约1250亿元,较2020年年底增长了两倍多,ESG基金在新发与存量产品中的占比持续攀升。
张艳表示,从近期的调研情况来看, 境外机构投资者正持续加大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可持续领域的投资布局,国际“活水”奔涌而来。
另据最新《机构监管情况通报》显示,证监会近日优化ETF注册及上市审核流程,取消ETF注册环节提交证券交易所无异议函的要求。沪深交易所同步修改自律规则,以减轻行政负担,推动ETF高质量发展。新规实施后,跟踪成熟指数的ETF产品可由基金管理人直接向证监会申请注册。注册完成后,基金管理人根据交易所相关规则和要求,向交易所申请发售和上市。此举简化了相关流程安排,减轻了行业机构负担,有助于释放市场活力。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来源丨中国商报微信综合自央视财经、财联社、券商中国、21世纪经济报道等
封面丨摄图网
责编丨李沫楠 白雅琦 付颢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