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议员警告AI泡沫风险,华尔街机构悄然调整筹码
创始人
2025-11-23 22:31:00

来源:原点新财经

人工智能的资本狂欢背后,一位女议员的警告与华尔街的悄然转向,正在揭示一场关于技术繁荣与金融风险的深层博弈。

“我们正在谈论一个巨大的经济泡沫。”美国众议员亚历山大·奥卡西奥-科尔特斯(AOC)在周二的一场国会听证会上发出严厉警告,“根据这个泡沫的敞口,我们可能会看到2008年式的经济稳定威胁。”

就在这位知名进步派议员拉响警报的同时,华尔街多家知名机构已在第三季度悄然调整了对AI相关公司的持仓。从彼得·蒂尔清仓英伟达,到桥水基金大幅减持,投资者对AI热潮的疑虑正从私下讨论走向公开行动。

AOC拉响AI泡沫警报

在能源和商业委员会下属的监督与调查小组委员会会议上,AOC直言不讳地指出了AI快速扩张带来的经济风险。

她强调,微软、谷歌、亚马逊和Meta等AI驱动公司在股市和整体经济增长中占据了不成比例的份额。

“我对这个行业和这项投资的敞口,担心已经达到了美国经济可能承受的广泛水平,”AOC表示。

这位议员还将AI泡沫的社会影响纳入了讨论范围。她指出,盈利压力正推动企业开发“剥削性的AI聊天机器人”。

AOC强调,如果AI泡沫破裂,联邦政府不应动用公帑对AI公司进行救助。

她将普通美国人的生活困境与AI公司的潜在救助请求相对比,表明了坚决反对政府救市的立场。

当地时间11月19日,英伟达交出了一份看似亮眼的财报:三季度实现营收570亿美元,同比增长62%;净利润319亿美元,同比增长65%。

公司还给出了下一财季650亿美元的营收指引,暗示AI需求并未见顶。

然而,市场对此反应复杂。财报公布后,英伟达盘后交易时段一度大涨逾5%,但在正式交易时段却高开低走,最终下跌超3%。

这一现象反映出投资者对高估值的普遍担忧,即使面对强劲的业绩和指引。

摩根大通亚洲TMT行业研究联席主管戈库尔·哈里哈兰解释道:“市场对AI领域存在泡沫担忧,且这种担忧可能持续存在,毕竟AI上涨行情已持续近三年。”

当AOC在国会公开警告AI泡沫风险的同时,华尔街已经悄然行动。

三季度持仓报告显示,多家知名机构开始大幅减持英伟达等AI概念股。

“硅谷风投教父”彼得·蒂尔清仓英伟达,抛售约53.77万股,占其投资组合的近40%。

日本软银集团同样清仓了英伟达股份,套现约58亿美元。

桥水基金将英伟达持仓从723万股降至251万股,减持幅度达65.28%。

更令人瞩目的是,以预测2008年次贷危机而闻名的投资者迈克尔·伯里,公布了对英伟达的大量空头头寸。

对AI投资的谨慎情绪也蔓延至其他科技巨头。盖茨基金会三季度出售了1700万股微软股票,持股数量下降近65%。

面对AI热潮是否已进入泡沫区间的讨论,华尔街意见出现明显分歧。

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认为,尽管估值已处在偏高位置,但缺乏触发泡沫破裂的关键条件。

“现在并不是从AI相关资产抽身的时候,”达利欧表示。

他使用的“泡沫指标体系”覆盖自1900年以来的多项数据,包括杠杆水平、资金集中度、货币供应等。

根据这一体系,美国资产大约处在泡沫区间的八成位置。

与此相对,BCA Research在今年11月发布的专项报告则对AI热潮发出明确预警。

报告结论指出:“AI热潮正遵循历史泡沫路径,预计将在未来6至12个月内结束。”

该机构复盘了历史上四次典型资本支出热潮,包括19世纪铁路建设、20世纪20年代电气化、90年代末互联网浪潮以及多次石油热潮。

资本支出热潮的五大规律

BCA Research的研究揭示了资本支出热潮从繁荣走向崩塌的五大共性规律。

投资者忽视技术采用的S型曲线。技术采用从来不是线性推进,而是遵循“早期尝鲜者接受—大规模普及—滞后群体跟进”的S型曲线。

营收预测低估价格下跌幅度。新技术初期因稀缺性具备定价权,但随着技术普及和竞争加剧,价格必然大幅下降。

债务成为融资的核心依赖。热潮初期企业通常可通过留存收益满足资本支出需求,但随着投资规模扩大,债务会逐渐成为主要融资来源。

资产价格峰值先于投资下滑出现。资本支出热潮中股票等资产价格往往在实际投资支出开始下滑前就已见顶。

资本支出崩盘与经济衰退相互加剧。技术泡沫的破裂通常分为两个阶段:技术炒作退潮和资本支出崩盘拖累整体经济。

在太平洋彼岸,中国的AI发展呈现出与美国不同的路径。

从投入规模看,中国科技企业的AI投资更为审慎。阿里巴巴、腾讯、字节三大巨头加上三大运营商,一年的AI投入约650亿美元,仅为美国四大科技巨头(亚马逊、微软、谷歌和Meta)预算的五分之一左右。

这种差距折射出两种不同的战略逻辑:美国是资本驱动型的豪赌,试图凭借大量资本投入快速催生行业繁荣;中国更多是需求牵引型的务实路径,AI投入往往围绕各行业实际需求展开。

“中国的AI产业发展,还没有产生美国那种金融杠杆驱动的泡沫。”赛格大道分析指出。

华尔街资深分析师指出,当前市场正处于微妙时刻。一方面,AI需求仍在倍数级增长,关键硬件供应瓶颈短期内难以缓解;另一方面,估值高企已让部分投资者望而却步。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往往押着相似的韵脚。从19世纪的铁路狂热到20世纪末的互联网泡沫,资本支出热潮与泡沫破灭总是如影随形。

这一次,AI盛宴将如何收场,不仅取决于技术落地的速度,更取决于资本市场的理性程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特... 在APEC峰会上,加拿大总理卡尼信心满满地宣布中加关系将进入新的阶段。然而,没过多久,加拿大与菲律宾...
关键时刻!最新研判来了 来源:中国基金报 【导读】七位资管行业投研人士最新研判:继续看好A股、港股中长期战略级别机遇 中国基...
美议员警告AI泡沫风险,华尔街... 来源:原点新财经 人工智能的资本狂欢背后,一位女议员的警告与华尔街的悄然转向,正在揭示一场关于技术...
每天9点抢券!湖北亿元消费补贴... 进入小程序领取补贴 (上下详情↓) 福利抢先看 活动时间:2025年11月20日-12月31日。...
斗鱼Q3:聚焦用户体验,毛利润...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国际电子竞技发展论坛数据显示,预计到2026年,中国电子竞技市场规模将突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