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当A股市场再现震荡调整,银行股却整体“逆市”走强,成为市场“避风港”。其中,多家上市银行获股东或高管增持,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等个股股价更是创下历史新高,板块整体走出上行行情,受到市场关注。在业内人士看来,尽管部分个股股价创下新高,但由于银行板块整体估值仍旧偏低,估值修复仍有空间,年末行情值得期待。
多家上市银行获增持
11月以来,多家上市银行纷纷发布公告称,获得重要股东或董监高增持。这也是继10月份,厦门银行、齐鲁银行、青岛银行等相继披露类似公告后,近期又一批获增持的上市银行。
11月21日晚间,上市城商行南京银行发布公告称,法国巴黎银行(QFII)在今年9月29日至11月20日期间,以自有资金增持南京银行股份约1.28亿股,占该行总股本的1.04%。公告显示,此次增持后,法国巴黎银行(QFII)及其一致行动人法国巴黎银行合计持股比例由17.02%增加至18.06%。法国巴黎银行(含QFII)继续位列该行第一大股东。据悉,这已是法国巴黎银行年内对南京银行的第二次大规模增持。此前,法国巴黎银行(QFII)于今年9月22日至9月26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南京银行股份约1.08亿股,占该行总股本的0.87%。上述两次增持股份合计约2.36亿股。
除此之外,另一家上市城商行成都银行于11月22日发布的股东增持计划进展公告显示,该行实际控制人控制的两名股东——成都产业资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产业资本集团”)、成都欣天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成都欣天颐”)于2025年8月27日至2025年11月21日期间,分别累计增持成都银行股份约1404.48万股、2020.22万股,累计增持金额分别为2.53亿元、3.58亿元。目前,成都产业资本集团、成都欣天颐对成都银行的持股比例分别为6.06%、4.27%。公告称,本次增持计划尚未实施完毕,两家公司将按照增持计划以自有资金继续增持成都银行股份。按照今年4月公告,上述两家增持主体拟增持金额合计不低于7亿元,合计不高于14亿元。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注意到,除了重要股东,近期,一些上市银行的高级管理人员也开始通过增持方式提振市场信心。就在此前,上市农商行常熟银行11月20日晚间发布公告显示,基于常熟银行股票长期投资价值,该行行长陆鼎昌、副行长张康德、倪建峰等6名高级管理人员,拟以自有资金,在11月21日起6个月内,通过上交所集中竞价增持不少于55万股的该行A股股份。
除此之外,11月18日,沪农商行公告显示,该行5位高管(行长汪明、副行长顾贤斌等)于11月13日至17日,“自掏腰包”合计增持25.91万股,成交价格9.02元/股至9.08元/股之间,并承诺锁定两年。11月11日,苏农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行长王亮、副行长费海滨、耿植计划自公告披露之日起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该行不少于180万元人民币公司A股股份。
据山西晚报·山河+记者了解,今年10月以来,上市银行迎来“增持潮”,增持银行类型集中,城商行与农商行占比超八成。相比于此前年份增持行为主要发生在股价低位期间,近期各大银行的增持集中在股价上涨期,不再限于股价破净增持,而是基于经济复苏、息差企稳预期,主动引导估值修复。
个股股价连创新高
数据显示,今年四季度以来,银行指数区间累计涨幅已经将近8%。
尤其是上周,以银行为首的高股息股明显受到市场追捧。其中,中国银行发力上攻,股价逆势大涨,并在上周五创下6.39元/股的历史新高,周K线连续7周上涨,合计涨逾21%。从年线来看,更是连续第5年上涨,累计涨幅高达207%(复权),而同期仅上证指数微幅飘红,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科创50等重要股指均有所下跌。除此之外,工商银行也在此前一周创出6.66元/股的历史新高后,在市场的震荡之下依旧保持较强走势,其年线连续3年上涨,累计涨幅达167%。建设银行股价则连续4年上涨,累计上涨128%。
东吴证券相关人士分析,历史上银行股股价上涨多与息差扩大有关,本轮国有大行的股价走强却出现在净息差收窄的背景下,反映出市场更看重资产质量稳健性,而非短期盈利波动。
事实上,2025年以来,A股银行板块整体呈现震荡上行趋势。其同花顺银行指数在7月11日冲至1470.85点的高峰,但此后三个月持续回调,10月中旬跌至1256.87点,跌幅约为14.5%。而近一个月以来,银行板块再次回温,截至上周五收盘,同花顺银行指数报1339.72点,年内涨幅接近12%。其中,年内暴涨近六成的农业银行,成为本轮银行股行情最耀眼的“领头羊”。
在业内人士看来,银行的中期分红,成为近期板块走强的催化剂。三季报显示,42家上市银行中,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同比上涨的银行有35家,其中净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的有7家。
自11月以来,上市银行中期分红已经进入到密集实施阶段。相关数据显示,截至11月24日,已有24家A股上市银行披露2025年中期分红方案,现金分红金额为2637.90亿元。其中,国有六大行拟分红金额超过2046亿元,兴业银行、长沙银行、宁波银行等7家银行为上市以来首次实施中期分红。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银行股近年来连续上涨,但整体估值仍然偏低。截至上周五收盘,仅农业银行1家股价在每股净资产以上,其余41家A股上市银行均处于破净状态,市净率中值约为0.6倍,最低的民生银行市净率仅0.32倍。而从股息回报来看,截至11月24日收盘,上市银行股息率平均值为4.48%,其中有12家银行股息率超过5%,26家银行股息率超过4%。而上周,股息回报最高的兴业银行,其股息率一度超过7.5%。
11月25日,在大盘整体上行的趋势下,银行板块再度走强,截至当日收盘,板块涨幅1.12%,板块内42只个股仅有3只出现小幅下跌。
估值修复仍有空间
展望后市,多位业内人士认为,目前,银行板块低估值、高分红等特性仍存,其隐含的价值空间依旧显著,年底步入长线资金配置时段,该板块有望继续吸引险资等中长期资金配置,有助催化其市场表现。
前海开源基金相关人士表示,银行股盈利能力较强、估值偏低、分红率较高,吸引部分追求稳定回报资金的密集增持。后续银行股仍存估值修复空间。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金融团队分析称,考虑到资产到期及“开门红”资金抢配等其他因素影响,四季度险资仍有较大的资产配置诉求,配置策略核心主要为红利资产、长久期债券、另类资产等。
近日,还有多家券商分析师发布研报,重申银行板块投资机会。
光大证券在四季度银行业投资展望中表示,银行板块再配置时间窗口正在打开,正步入“顺风”阶段。该机构分析称,经过前期市场调整,银行板块当前已具备较好的配置性价比,对下一阶段股价表现持乐观态度,主要基于三方面逻辑支撑:一是基本面展现韧性。银行经营业绩整体稳健,预计上市银行前三季度营收增速将环比保持平稳,盈利增速有望实现小幅改善,为全年业绩表现奠定稳定基础。二是估值优势再度凸显。2025年三季度以来的阶段性调整后,银行板块“高股息、低估值”特征进一步强化。在A+H同步上市的银行中,港股银行的比价优势尤为明显。三是资金配置需求提升。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银行股的防御属性对资金的吸引力增强。同时,保险资金、资产管理公司及产业资本等中长期资金,对银行板块仍存在持续的配置需求。万联证券等也预计,银行业绩增速有望持续改善,业绩稳定性进一步增强,高股息投资价值更加凸显。
在业内人士看来,优质城商行或成为资金的重要目标。
长江证券分析人士认为,中小保险预计未来将积极寻求中小银行的长期股权投资机会,配置盘逐步加仓大市值的优质城商行。目前长三角头部城商行的总市值和资金承载量大,有利于重视股息率的大型保险资本持续增配,中小保险2026年会计准则切换,也可能逐步增配。中泰证券相关团队同样表示,银行股经营模式和投资逻辑从“顺周期”到“弱周期”:市场强时,银行股短期偏弱;但经济偏平淡期间,银行股高股息持续会具有吸引力。因此,继续看好银行股稳健性和持续性,该团队也提醒投资者可关注两条选股逻辑:一是拥有区域优势、确定性强的城农商行;二是高股息稳健的逻辑,例如大型银行。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张珍
上一篇:智慧电商一体化管理平台搭建:数商云以技术重构商业生态的深度实践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