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大疆人炮轰老东家“抢饭碗”,3D打印再掀热潮 大疆怼店员事件 3d打印大疆无人机
创始人
2025-11-21 16:11:39



“人才走向触了前老板的逆鳞”,随着一篇千字小作文的曝光,拓竹科技创始人、CEO陶冶在朋友圈将矛头对准了自己的前东家——大疆。

11月15日晚,“3D打印独角兽”拓竹科技创始人陶冶在朋友圈发文称,大疆投资了一家3D打印公司,协议中特别安排了与拓竹相关的条款,暗示拓竹可能面临来自老东家大疆的“围剿”。

陶冶还犀利评价,将人才流失归因于“‘外面的兄弟混得太滋润’上,怕更多是逃避问题或者自我麻痹,抑或是对掌控感虚幻的渴望”。

“拓竹五年前刚刚注册就上了大疆的竞业清单,至今还在。”拓竹内部人士媒体透露,并证实了陶冶朋友圈内容的真实性。

大疆投资3D打印公司,也被外界视为对拓竹科技的一次“亮剑”。

不过,大疆方面则表示,投资3D打印公司是公司基于对消费级3D打印技术发展潜力、行业增长潜力的看好,符合大疆对创新科技的一贯理念和前瞻性布局。

目前,全球消费级入门3D打印行业正在快速发展,今年第一季度,中国供应商更是瓜分了9成以上的份额,主要由拓竹科技、创想三维等企业贡献。同时,美团、高翎等也在3D打印领域进行积极布局。

有观点认为,智能派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若结合上大疆的技术赋能,或将成为行业有力的搅局者。

千字小作文“控诉”老东家:人才流失触碰大疆逆鳞

据新浪科技11月17日消息,近日,3D打印巨头拓竹科技创始人陶冶在朋友圈洋洋洒洒一千余字,“控诉”老东家大疆入局3D打印并刻意“打压”拓竹。

陶冶在朋友圈表示,“听闻老东家(大疆)最近投资了一家3D打印公司,协议里面还特别安排了拓竹相关的条款,无数老同事来关心我们是不是要被‘剿匪’了”。

陶冶分析认为,科技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大疆的前述举动是因为在人才竞争中落入下风。

“十年前老板说过不能让竞争对手找到空档挣到了钱,他们有了钱就会和你争夺人才,那才是最大的麻烦”,但陶冶称,大疆的人才却因为其他原因纷纷离开了无人机行业外出发展。

陶冶还透露,早年间大疆曾对拓竹“网开一面”,多半是想着员工流入拓竹总好过去影石,“至少不来添堵”。

在陶冶看来,如今大疆态度突然转变原因有二:其一是过去只是出口端有竞争,现在在入口端出现不少候选人在大疆、拓竹之间二选一,有时候在同样的待遇下,候选人甚至义无反顾地选了拓竹。

其二是资本市场现在对“大疆系”有点FOMO(害怕错过),给了项目很高的溢价,导致大疆的人出去创业蔚然成风,创业者又各自拉了一票骨干走。陶冶认为,大疆可能是把这笔帐都发泄到了拓竹头上。

陶冶还提到,以大疆行业巨擘的地位,本应是人才的吸铁石,但如今人才却在不断流失,员工的稳定度和忠诚度远不如2017年。陶冶还给前老板提了一条建议:理清楚“忠诚”和“服从”这两个概念的异同。

陶冶称,其实很多大疆离职的老员工都愿意和老东家好好探讨心路,但“当大家发现等在自己前面的不是遥相祝福而是潜在的火药味十足的挤压和打击之后,估计没人愿意再来袒露心声了”。

据天眼查,大疆创新最近一次公开的投资事件,还要追溯到2022年的11月。彼时,大疆创新和蓝驰创投、联想创投、经纬创投等投资机构共同参与了罗永浩创办公司细红线科技的天使轮投资。



另据36氪旗下硬氪11月13日消息,其通过多个渠道获悉,徕芬已确定进入洗地机行业,而负责人正来自大疆。

在千字长文的末尾,陶冶还透露,过去5年,拓竹科技一直在为可能到来的行业竞争积极准备,“好在3D打印归根结底还是一个靠产品说话的行业,搞产品我们还是有点自信的”。

同日,据界面新闻报道,大疆确认投资3D打印公司的消息属实。大疆表示,本次投资是基于公司对消费级3D打印技术发展潜力、行业增长潜力的看好,符合大疆对创新科技的一贯理念和前瞻性布局。

据21世纪经济报道和科创板日报,有市场传言称,大疆投资的3D打印企业为智能派,投资金额达到数亿元规模。

智能派成立于2015年,是国内较早一批进入消费级3D打印领域的玩家。截至7月,智能派拥有专利193项,在全球拥有员工超千人。2024年,智能派全年销售额达16亿元,3D打印机出货量达55万台,是全球消费级光固化3D打印第一品牌。

五个大疆前员工攒出的3D打印龙头

拓竹科技与大疆之间,有着非常深的渊源,前者的核心创业团队多出身于大疆。

此番在朋友圈将矛头对准前东家的陶冶,本科毕业于中科大天文系,后来在德国雅各布斯大学取得流体力学博士,曾在大疆工作8年之久,担任大疆创新消费级无人机部门负责人,主导过包括Mavic Pro等明星产品的研发。

2020年,陶冶和同样来自大疆的另外四名同事共同创立拓竹科技。

这四名联合创始人都曾在大疆身兼要职:CTO高修峰曾担任DJI系统工程部负责人;COO刘怀宇曾负责DJI眼镜、FPV产品;控制算法负责人陈子寒曾负责DJI云台技术,被内部称为“控制天才”;吴伟则为原DJI高级工程师。

2022年拓竹科技推出第一款产品,价格不到1万元,却是接近工业级的多色高速3D打印机。到了2024年,拓竹科技3D打印机的出货量达到120万台,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全球市占率达到29%。

从0到世界第一,拓竹科技只用了短短4年时间。

2024年,全球消费级3D打印机的市场规模突破40亿美元,而10亿美元的年增长额就有接近50%来自拓竹的出货量贡献。该年度,拓竹科技营收达到55亿元至60亿元,净利润接近20亿元,净利率超过30%。今年第一季度,公司的单季营收已逼近20亿元。

拓竹科技的估值也水涨船高。

截至目前,拓竹科技共获得四轮融资,总融资金额在1.8亿元以上,投资方包含铭石投资、IDG资本、五源资本等。2023年B轮融资完成后,拓竹科技的估值达到20亿美元

消费级3D打印机正站在爆发前夜

3D打印行业正经历从"1到10"的质变阶段。

过去几年,消费级3D打印正从极客玩具向真正的桌面创意中心和小型生产工具转变,深入教育、定制化潮玩、小型零件制造等更多场景,这一趋势为行业内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根据CONTEXT的报告,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入门级3D打印机出货量同比大幅增长22%,当季度全球出货量首次突破100万台,创历史记录。与此同时,我国2024年实现3D打印机出口额6.1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77.2%。

同时AI技术正在为消费级3D打印送上助攻。

国盛证券指出,随着生成式AI技术在3D设计领域的深入应用,3D建模与打印操作的专业门槛被大幅降低。用户只需通过文字描述或图片等简单输入方式,即可实现对3D模型的自动生成与优化。机构数据显示,在人工智能和打印机性能提升的双引擎推动下,消费级3D打印行业实现快速发展。

有智能消费相关品牌人士表示,从消费电子领域经验来看,C端消费产品产业链成本和终端价格下降到一定程度后,会推动市场需求进入规模化“拐点”,从而让产业链的量产级别亦迎来“拐点”。

在该人士看来,目前消费级3D打印机的价位基本已达到市场拐点。

从整体设备及零部件方面产业链来看,目前消费级3D打印在相关企业的占比并不大,但大批巨头已在谋求进入或拓展该领域——大疆选择了智能派,美团系、高瓴创投等知名资方开始加持深圳快造等创业公司——3D打印赛道也将迸发出更多火花。

来源:经理人网综合

编辑:南岂珵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V观财报|上汽集团:2027年... 【V观财报|上汽集团:2027年正式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交付】上汽集团11月21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复...
啥情况?一字跌停!7板“大妖股... 突然暴涨,又突然暴跌。11月21日,“男裤龙头”九牧王(601566.SH)一字跌停。而在此之前,1...
年赚10亿的AI单品,喂不饱大... 出品|虎嗅黄青春频道作者|商业消费主笔黄青春题图|视觉中国当一众媒体还在为 Gemini 3 Pro...
V观财报|吉林化纤:独董徐樑华... 【V观财报|吉林化纤:独董徐樑华辞职】吉林化纤公告,近日收到公司独立董事徐樑华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徐...
英伟达内部会,黄仁勋坦言:太难... 全球市场陷入“AI泡沫”争论之际,即便是最成功的英伟达,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审视压力。作为AI基础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