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年前不辞而别,13年后又悄然回归故里。
归来,已经是巨头。
11月23日,南京雨花台区软件谷,在名为“AI·镜界”的人工智能生态街区开街活动现场,Shein中国研发中心与全国运营中心正式揭牌落地。
对于这家2008年从南京起步、如今年营收370亿美元的全球快时尚巨头来说,此次回归被业界视为一次“衣锦还乡”。

近乡情更怯,从南京到广州,再到新加坡,如今核心业务板块重返南京,难道仅仅是因为“故乡情怀”?
深挖Shein在南京的布局,我们发现事情并不简单。

Shein的发展轨迹与南京这个城市密不可分。
2008年,创始人许仰天在南京创立Shein前身“南京点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是搜索引擎优化。
一年后,公司敏锐捕捉到跨境电商蓝海,开始涉足婚纱跨境业务,很快就把业务做大,并扩展到了服装领域
Shein创始人许仰天

经过多年的“指数级增长”,Shein的订单接到手软,到了2012年,出于供应链稳定的考虑,Shein将运营中心迁往广州。2021年,为拓展全球市场,Shein又将总部迁至新加坡,成为一家更为国际化的企业。
然而,在全球化布局中,南京始终是Shein无法割舍的“娘家”。
此次回归并不是简单的返乡,而是带着两大核心业务板块——中国研发中心和全国运营中心。
Shein中国总部在广州,为什么不把研发和运营放在就近的地方呢?这就要说到南京独特的价值。
作为一家目前销量在全球排名前三的快时尚企业,Shein一直有一个痛点:
研发速度跟不上销售速度。
过去,Shein就是凭着极致的“快”大获成功——独创的“小单快反”模式,摒弃了过去服装行业“预测市场需求,提前大量备货”的重资金、高库存模式,解决了提前大量备货可能带来的资金压力与滞销损失。
得益于此,Shein销售额早在2022年高达300亿美元,超过H&M和Zara的总和。
SheIn(左)和 Zara(右)应用截图

但“快”是双刃剑,Shein成于快,也失格于快——知识产权上的醒目短板。
据媒体报道,Shein上新的整个流程可以短到只用一周时间,如此一来,款式设计的时间被高度挤压。
为了形成“快速上新-火速销售-迅速迭代”的正向循环,比Zara节奏更快的Shein,拿来“测款”的款式比Zara也更多。
在此背景下,“设计师不够用”几乎是必然,以至于频繁出现像素级复制和拿来主义的情况。
过去几年中,Shein深陷侵权诉讼。细究起来,这是其设计创新投入跟专利购买成本没跟上“超快时尚”的必然:
由于Shein的服装品类快速拓展,设计团队工作量呈几何式增长,Shein的内部软件又只包含简单的设计规范,极短的设计时限要求跟极低的设计水准要求。

为此Shein也推出了“设计师赋能项目”,计划培育3000全球设计师,但对于Shein这个体量而言,还不够。
所以Shein急需扩充研发力量,而Shein的“龙兴之地”南京恰恰具备超强的“研发底座”。

南京吸引Shein回归的底气来自哪里?
技术研发生态是首要因素。
Shein落户的雨花台区软件谷,目前汇聚了华为、中兴、润和软件等知名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39家。
去年,雨花台区软件业务收入达2949亿元,占南京市近40%、江苏省的20%,很多有名的企业都会把外包项目放在雨花,比如《黑神话悟空》的母公司科游等。
南京软件大道

此外,南京的人才储备也非常强大,南京拥有53所高校,其中含2所985、8所211、13所“双一流”,近百名两院院士。仅雨花台区就有软件从业人员超37万人,在“2025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排名中,南京位居全球第5。
要知道,Shein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其技术驱动模式。
过去设计靠设计师,现在则可以通过AI算法,精准预测流行趋势——在AI的加持下,Shein每天能上新6000-10000款新品,从设计到上架只需短短几天。
这种数据驱动的能力正是南京研发中心的核心任务,而选址雨花台区软件谷,就可以充分利用当地产业集聚效应。
此外,南京的跨境电商产业链也相当成熟。从物流仓储到支付结算,从数字营销到人才供给,南京为Shein提供了充足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而且当年Shein就是从南京“起飞”的。
据统计,今年1—7月,南京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同比增长21.6%,这种势头还在持续。
中国第一大内河港口——南京港

所以说,Shein的回归某种意义上是完成了从南京出发、走向世界,再载誉归来、反哺“家乡”的战略闭环。
而且这个故事与另一家从南京起步的企业影石创新惊人地相似——不久前,影石创新也重返南京,与南京大学、栖霞区设立算法创新中心。
与此同时,京东集团南京研发中心项目也在南京建邺火速开工,与阿里、小米等头部企业的研发中心为邻。

那么多的大厂都把南京当成自己的“创新大脑”,这不是偶然,而是资源禀赋的必然。

今天Shein选择在此时回归南京,有部分观察人士认为,此举也可能是为了赴港上市铺路。
今年6月底,Shein向港交所秘密递交上市申请。
作为总部位于新加坡的企业,Shein的赴港上市审查异常复杂,而如果将核心业务板块回迁中国,有助于简化上市流程。
说到Shein的上市之路,也是一波三折。自2023年起,其上市目的地辗转美国、英国、中国香港三地,时至今日仍未尘埃落定。
将核心业务中心设在南京,亦可能是Shein应对国际监管环境的战略举措。
SHEIN在海外销售火爆

当然,所有的奔赴都是“双向”的。
Shein回归南京,也必将将为当地经济带来多重红利,作为一个年营收370亿美元的巨头,Shein的入驻将直接带动南京跨境电商产业链升级。
据悉,Shein的“希有引力”百万卖家计划承诺未来三年帮助1万个卖家年销售额突破100万美元,这势必会为南京培育大量跨境电商相关人才,尤其是带动To C(面对消费者)行业和企业的发展。
而这是偏向B端产业的南京,最迫切需要的补强。
此外,Shein回归也会将利润中心逐步回迁,将改变此前“注册地与实际经营地分离”导致的税收流失状况,为南京的地方财政作出贡献。
中国(南京)软件谷云密城

纵观全局,Shein的回归不是终点,而是南京与全球化企业深度协同的新起点。
如果十年前远行是为寻找更大舞台,那么今日的归来则是为下一个十年的全球布局——这里有的不仅是故乡的温度,更是通往世界的广度。
当一家企业的命运与一座城市的野心相互成就,这或许就是商业世界里最精彩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