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步入2025年11月,券商行业的年度策略会陆续开展。
在资本市场中,券商策略会是解读行业趋势、传递投资信号的重要平台。头部券商作为行业风向标,其策略会主题、核心观点及研究团队动态,不仅反映了机构对市场的研判,更可能影响后续投资方向的调整。
南都·湾财社注意到,多家头部券商于近期召开年度策略会,在主题上围绕“新”字展开,同时A股市场主线逻辑与券商首席分析师阵容也出现了值得关注的变化。
主题:头部券商聚焦“新”
主题是策略会的“核心标签”,是券商自身对行业机会的解读。
中期策略会里,头部券商的主题各有千秋:中金聚焦“韧性与重构”、华泰关注“秩序重构的确定性”,中信建投、中信证券则以“开新局”为核心,都带着对市场变化的观察与破局思路。
到了年度策略会,几家头部券商的主题里都出现了“新”的关键词—— 中金公司“谋新”、中信证券“新征程”、中信建投“革故鼎新”、华泰证券“启新章”、国泰海通“新征程”。

相较于中期判断,上述五家头部券商均强调对新方向、新机遇的布局,把 “新”作为下一阶段的核心发力点。
“新”字最先体现在宏观规划的大势。中信证券总经理邹迎光在致辞中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科学研判国际国内大势,对中国经济社会未来五年发展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也赋予了资本市场新的时代内涵与发展使命。相信“十五五”时期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的全球背景、科技趋势、制度环境将呈现新的特征,在新征程上奋进前行。
“新”字还体现在资本市场的新变化。国泰海通党委副书记、总裁李俊杰在致辞中表示,当前中国经济正以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力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和稳定锚。在此背景下,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聚焦提升制度包容性、适应性和吸引力、竞争力,有望进一步带来中国资产广泛价值重估机遇。
“新”字还需落到券商的自我打造。中信建投证券董事长刘成认为,在加快打造“新质投行”方面,创新是证券机构发展的关键。他强调,中信建投证券将强化功能性定位,服务国家战略,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通过自我革新,从传统服务模式向陪伴式、主动赋能的“行业合伙人”转变。
观点:A股市场主线出现新变化
在券商的策略会中,首席策略分析师的观点备受市场关注。
作为券商研究体系的“风向标”,首席策略分析师的观点会明确下一阶段的核心赛道、景气行业,直接影响机构与个人投资者的配置方向。其观点也常被投资者视为券商研究实力的“名片”。
从头部券商首席策略分析师的观点来看,整体上均继续看好A股市场环境,不过在整体行情的演化方向以及看好的行业主线上出现了新变化。
中信证券A股策略首席分析师裘翔在中期策略会中认为,从2025年四季度开始,全球主要经济体在经济和政策周期上预计再次同步,财政和货币同时扩张,港股和A股市场将望迎来指数牛市。
在最新的年度策略会上,他认为中国资本市场正从新兴市场逐步转型为成熟市场,A股不仅是中国的A股,也是全球的A股。对此,他认为“中美经贸协议落地”“美国中期选举尘埃落定”这两个关键节点可能会在2026年明显影响中美格局。
他强调,上述两个节点将行情划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当前到中美贸易协议落地前,中美摩擦频率可能提高但冲突烈度有限,投资者以兑现收益的心态为主,市场上涨斜率预计放缓;第二阶段是协议落地到美国中期选举结束,A股有望在稳定的外部环境下迎来持续上涨;第三阶段是美国中期选举结束后,外部扰动的不确定性或急剧提高,需要重新把视野重心转回国内。
从看好的行业线来看,策略分析师分也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调整,以国泰海通策略首席分析师方奕的观点为例。
在中期策略会中,方奕认为新兴科技是主线,周期金融是黑马。对于正在构成“转型牛”,他提出了三项的投资机遇:1、金融与高分红;2、新兴科技成长;3、不一样的周期消费复兴。
在年度策略会上,方奕再次强调“新兴科技是主线,周期消费看转型,继续看好金融股”。在推荐主线上,方奕列举了四个方向:1、科技成长;2制造出海与全球扩张;3、周期消费转型;4、金融股。
相较于中期策略会,方奕在年度策略会上新增了“制造出海与全球扩张”,在他看来,中国企业进入全球化浪潮,成为打开市场空间和提升股东回报的重要路径。
人物:部分首席“消失”
在券商研究所诞生过很多“明星分析师”,他们往往代表券商乃至机构圈的主流认知,投资者可以通过他们观点感知市场“共识方向”。同时,首席们的分歧点也会成为市场交易的博弈点。
对比中期策略会以及年度策略会,南都·湾财社记者发现部分券商的“首席们”出现了变化,甚至有离开行业圈的情况。在头部券商中,在年内刚刚重组完成的国泰海通出现了更为明显的首席分析师流动。
对比两期策略会,可以发现,在国泰海通中期策略会上出现过的固定收益联席首席分析师出席郑子勋、基金配置首席分析师出席孙雨、互联网应用联席首席分析师曹蕾娜并未出现在年度策略会。
通过中国证券业协会的“从业人员基本信息公示”查询,记者发现,国泰海通证券旗下已经没有上述三人的信息,也并未有其他券商完成相关登记,这意味着这三人已经离开了国泰海通证券,并且暂未在券商行业内入职新下家。
郑子勋最早是海通证券策略研究团队,跟随荀玉根进行研究,后于2024年转任固收首席。在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重组合并之后,郑子勋担任了国泰海通的固收联席首席分析师。但在9月中旬之后,郑子勋就不再出现于国泰海通固收组的对外研报中。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郑子勋的“引路人”,荀玉根在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后,被任命为国泰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但其随后便离开了国泰海通,转投国信证券,担任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
在上述三人之外,湾财社注意到,在中期策略会中,虞楠曾以国泰海通证券交运联席首席分析师的身份出席,陈筱则以国泰海通证券传媒首席分析师的身份出席,但在年度策略会中,两人并未出席。
与之相对的是,多位在中期策略会未曾露面的国泰海通首席,却在年度策略会上出席并发声,他们包括国泰海通证券通信研究首席分析师余伟民、国泰海通证券通信研究联席首席分析师王彦龙、国泰海通证券建筑工程研究首席分析师韩其成、国泰海通证券钢铁研究首席分析师李鹏飞、国泰海通证券煤炭开采研究首席分析师黄涛、国泰海通证券石油化工研究联席首席分析师朱军军。
其中,李鹏飞、黄涛、朱军军三人参与的是名为《反内卷下钢铁、煤炭、石化行业的投资计划》的圆桌讨论。而这一讨论恰好契合国泰海通策略首席分析师方奕周期消费看转型的主线观点。
整体来看,策略会券商首席分析师阵容的更替,既有研究团队调整的结果,也从侧面反映出机构研究方向与市场需求的动态适配 。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吴鸿森
上一篇:牛奶三巨头混战,新乳业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