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观潮财经
从债到股,锚定新质。
2025上半年,保险资管债权计划登记规模仅2122亿元,不足2024全年的35%,收益率普遍降至“3%+”区间。传统基建与地产融资需求减弱、低利率环境下银行信贷挤压,叠加政策引导转向新经济领域,共同导致债权资产规模与收益双降。
资产证券化主流业务(保险ABS)成为转型核心抓手。上半年登记规模达1800.96亿元,同比上升46.15%,登记数量38只,双双刷新历史纪录。这一增长源于险资对存量资产盘活的迫切需求,以及政策对绿色基建、新基建证券化的支持。
股权投资计划与私募基金成新引擎:上半年股权投资计划登记数量增120%、规模涨188%;保险私募基金规模暴涨524.9%。资金密集投向能源转型(如“国网新源”)、养老产业(“平安银发”基金)、战略新兴产业并购等领域,直击国家新质生产力战略需求。
而面对专业能力不足、流动性差、收益成本倒挂等挑战,行业探索多条破局路径:政策端简化审批、扩大试点范围;能力端设立专职部门、引入AI风控;产品端开发浮动收益工具,构建“投资-运营-退出”闭环等。
01
债权收缩股权大增,保险ABS现峰值
近日,观潮财经梳理发现,保险资管公司的业务重心正呈现显著变化。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保险资管机构债权投资计划登记规模为2122亿元,不足2024年全年规模的35%。
与此同时,股权投资计划与保险私募股权基金的规模则均实现大幅增长。今年上半年,保险资管的股权投资业务共登记14只,其中股权投资计划共11只,增幅120%;登记规模约268亿元,同比增长188%;资产证券化主流业务(保险ABS)总规模以1800.96亿元、登记数量38只分别位列历年同期最高。这此消彼长的鲜明态势,折射出保险资管业对实体经济支持方式的何种质变?
向资产证券化转型,上半年保险ABS创峰值
截至2025年上半年,保险ABS登记总规模达1800.96亿元,较2024年同期同比上升46.15%;登记数量达到38只,比2024年同期的35只增加了3只,2个指标均为历年同期最高水平。
保险ABS:保险资产支持计划,是金融监管下的创新金融工具,由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设立,以基础资产现金流为偿付支持,面向合格投资者发行受益凭证。其核心是盘活存量资产、服务实体经济,同时为险资提供长期稳定收益。
2012年,原保监会启动保险ABS试点,历时近13年经历过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