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8月22日讯(记者 邵雨婷)近日,港交所显示,豪威集团(603501.SH)收到港股上市备案反馈意见,要求对控股股东认定结果不一致的原因、控股股东持有股份存在质押的具体情况作出说明。
这家由“中国芯片首富”虞仁荣掌控的企业,在更名不足两月后便冲刺港股,却因实控人频繁的股权质押操作引发监管关注,被问询后为偿还借款再度质押20亿元。质押还债的同时,却同步上演61亿教育捐赠、5亿分红与高管加薪的“慷慨三重奏”,质押红线与慈善光环交织下,港交所上市之路暗流涌动。
被问询后再质押20亿,实控人累计质押股份市值超200亿
公开资料显示,豪威集团更名前为韦尔股份,成立于2007年,主要从事半导体分销及模拟解决方案业务,2017年登陆上交所。2019年,公司完成了对全球前三大图像传感器芯片设计公司豪威科技的收购,逐步构建了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显示解决方案和模拟解决方案三大业务体系。
今年6月,公司正式更名为豪威集团后,立即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瑞银集团、中金公司、PASCHK、GFSHK为联席保荐人。
然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问题恐成此次IPO的关键变量。
8月,豪威集团收到收监管备案反馈,证监会要求其补充说明备案材料对控股股东认定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及认定标准,以及说明公司控股股东、受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持有公司股份存在质押的具体情况。
招股书显示,豪威集团的实控人为虞仁荣,2025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上,他以6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37亿元)财富位列第569位,被称为“中国芯片首富”。截至8��月21日,虞仁荣直接持股27.65%,与一致行动人绍兴市韦豪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以下简称“绍兴韦豪”)、其弟虞小荣合计持股33.88%,为公司控股股东。
今年以来,虞仁荣及其一致行动人频繁进行股权质押与解押操作,记者统计,今年公司已发布了13起控股股东质押或接触质押股权的公告。
8月21日晚,豪威集团再度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虞仁荣拟质押16,040,000股用于偿还借款,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4.81%,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1.33%。同时,绍兴韦豪解质17,500,000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23.61%,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1.45%。
该次质押完成后,虞仁荣累计质押数量为178,440,000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53.51%,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14.80%;与其一致行动人累计质押公司股份217,836,000股,占其持有公司股份总数53.32%,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18.06%。
8月22日,豪威集团的收盘价为136.83元/股,总市值为1650亿元。以此价格计算,此次虞仁荣所质押股份的市值约为21.95亿元,其累计质押的股份市值约为243.80亿元。
根据港交所《上市规则》第8.12条,发行人须证明“控股股东具备持续控股的财务能力”。目前,虞仁荣的质押比例已逼近行业警戒线,若无法合理解释资金用途,或将触发监管升级审查。
据豪威集团公告,质押主要用于偿还借款。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5年4月30日,豪威集团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15.95亿元;流动负债合计88.83亿元,其中存在借款41.58亿元;非流动负债合计71.67亿元,其中存在借款34.72亿元。
豪威集团表示,控股股东的财务状况和资信状况良好,质押风险在可控范围之内,不存在可能引发平仓或被强制平仓的情况,亦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权发生变更。若后续出现风险,控股股东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补充质押、提前还款等措施来应对。
捐股、分红、加薪,“缺钱”的豪威上演“慷慨三重奏”
与频繁质押用来还款相矛盾的是,豪威集团似乎并不缺钱,
2024年,豪威集团进行了两次分红,合计金额为5.04亿元。按虞仁荣与一致行动人的持股比例计算,2024年虞仁荣拿到了约1.69亿元的分红。
同时,2024年,豪威集团还给董监高们进行了加薪。据招股书,2024年,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合计为1240.81万元,相比于2023年的883.88万元,增加了40.38%;其中,董事长虞仁荣年薪从111.16万元涨至226.69万元。
除了分红和加薪外,虞仁荣还在教育事业上慷慨捐赠。
据报道,2023年2月、12月及2024年3月,绍兴韦豪分别向宁波市虞仁荣教育基金会无偿捐赠1000万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向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教育基金会无偿捐赠1000万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向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教育基金会无偿捐赠1500万股。
2024年10月,虞仁荣向东方理工基金会捐出2500万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2月,宁波市虞仁荣教育基金会计划向东方理工基金会无偿捐赠其持有公司的60万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
以这几个月约98元/股的均价计算,虞仁荣及其一致行动人捐献的这6060万股市值约61.72亿元。
多次大手笔做慈善,也引起市场诸多质疑是否为公司变相减持的手段。
对此,豪威集团发布公告称,受赠方与公司及公司控股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均不存在关联关系,且基金会获赠的的股票将与公司控股股东合并计算减持额度,并履行同样的信息披露义务。
事实上,前两年半导体行业进入下行周期,豪威集团持续存在业绩压力,今年以来,公司才逐渐恢复到2021年的水平。
据往期财报,2021年,豪威集团业绩达到高点,录得营收241.04亿元,录得净利润44.76亿元。2022年至2024年,豪威集团的营收分别为200.4亿元、209.84亿元、257.07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9.51亿元、5.44亿元、32.79亿元;毛利率分别为23.7%、19.9%、28.2%。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72亿元,同比增长14.68%;实现归母净利润8.66亿元,同比增长55.2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48亿元,同比增长49.88%。
豪威集团的大部分收入来自半导体设计销售业务,2024年,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显示解决方案、模拟解决方案的收入占比分别为74.7%、4%、5.5%;半导体分销业务的收入占比为15.3%。
研发投入依旧持续保持强度。2022年至2024年,豪威集团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5.19亿元、22.39亿元、26.86亿元,三年研发投入累计约94亿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2.6%、10.7%及10.4%。
因此,此次IPO,豪威集团的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投资关键技术的研发、强化全球市场渗透及业务扩张、战略投资或收购、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