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圈宋九亮:谨防超市自有品牌大面积滞销和临期
创始人
2025-11-27 16:42:13





引言

在零售业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自有品牌(PrivateBrand, PB)已从“补充品类”升级为超市构建差异化壁垒的核心抓手。

从山姆会员店的Member’s Mark,到胖东来的“DL”系列,再到奥乐齐90%的自有品牌占比,似乎都在证明:自有品牌不仅是利润的增长点,更是品牌差异化的核心武器。然而,在这片看似光鲜的“蓝海”背后,却隐藏着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风险,尤其是对中小型超市而言,盲目跟风开发自有品牌,极易导致滞销、临期、损耗乃至品牌受损。

西部省份某地级市商超负责人告诉《零售圈》,他们的亿元店在开发自有品牌后,依然面临“滞销和临期”的问题,最终这些大库存的自有品牌在营销活动中当做赠品免费送给顾客了,看似高毛利率的背后,是巨大的商品报损。

01

国内外趋势对比:

自有品牌的核心价值凸显

自有品牌起源于欧美零售业,经过百年发展已形成成熟的运营体系,其市场渗透率与盈利能力均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美国自有品牌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超市自有品牌销售额占比达22.7%,欧洲部分国家如德国、英国更是超过30%,其中德国奥乐齐(ALDI)的自有品牌占比高达90%,凭借“精简SKU、高周转、强品控”的策略,毛利率比同类知名品牌高出12-15个百分点。以全球仓储会员店标杆开市客(Costco)为例,其自有品牌2024年创造了560亿美元(约4093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占公司总业务的23%。如果将Kirkland视为独立公司,其规模将超过耐克、可口可乐。通过直采代工、简化包装降低成本,售价较知名品牌低20%-30%,同时保持较高的毛利率,形成“高性价比-高复购-高周转”的良性循环。

与欧美成熟市场相比,中国自有品牌仍处于快速成长期,但增长动能强劲。《2024年中国自有品牌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超市自有品牌销售额占比仅为5.8%,但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21.5%,预计2025年占比将突破8%。

本土龙头企业已率先探索出适配中国市场的路径,盒马的“盒马MAX”“日日鲜”系列、胖东来的“DL”、京东超市的“京造”等自有品牌,均凭借精准定位实现突围。盒马“日日鲜”系列以“当日生产、当日售罄”为核心,覆盖蔬菜、肉类、乳制品等12个品类,依托盒马生鲜供应链直采优势,将流通环节从传统的5-6级压缩至2级,既保证新鲜度又降低成本,毛利率较联营品牌提升18个百分点。胖东来作为区域零售标杆,凭借其强大的品牌信任背书,打造了酒鬼酒联名白酒、网红大月饼、DL精酿啤酒等自有品牌爆款,通过直接对接产地工厂剔除中间环节,价格较同类产品低30%,且凭借胖东来的口碑背书,上市即成为爆款,部分门店自有品牌销售额占比达15%。

无论是欧美巨头还是本土龙头,自有品牌的核心优势始终集中在三方面:一是利润空间更高,剔除品牌方溢价与渠道费用后,自有品牌毛利率普遍比知名品牌高10-20个百分点,上海自有品牌协会调研显示,国内头部超市自有品牌平均毛利率达38%,而联营品牌仅为22%;二是差异化显著,可根据目标客群需求定制产品,如奥乐齐进入中国后推出“奥家厨房”系列烘焙,适配年轻消费者快手烹饪需求;三是增强用户粘性,自有品牌仅在自有渠道销售,能形成“独家供给-消费依赖-品牌忠诚”的闭环,山姆会员店的数据显示,购买过自有品牌“Member's Mark”的会员续卡率比未购买者高23%。

02

中小超市的困局:

盲目跟风下的滞销与损耗

自有品牌的高收益让众多中小超市趋之若鹜,调研数据却揭示了残酷的现实:国内中小超市(门店数量≤10家)自有品牌成功率不足15%,近70%的中小超市存在自有品牌滞销问题,临期商品损耗率高达18%-25%,远超头部企业5%以下的水平。究其原因,中小超市在自有品牌运营中普遍陷入“三重误区”,最终导致经营失序。

同质化竞争是中小超市自有品牌的首要痛点。与头部企业“精准定位、定制开发”不同,多数中小超市缺乏市场调研能力,盲目复制头部品牌的热门品类,比如精酿啤酒、果汁、白酒、湿巾纸、卫生纸等,几乎同样的规格,同样的价格,同样的厂家,再次陷入“千人一面”的同质化竞争格局。

调研显示,68%的消费者认为中小超市自有品牌“没有特色”“和普通品牌没区别”,这直接导致其复购率不足10%,远低于头部品牌的40%以上。

品控管理缺失则直接摧毁自有品牌的口碑根基。头部企业往往通过自建供应链、与大型代工厂合作实现品控闭环,如盒马建立“自有工厂+第三方检测”双重体系,所有自有食品需通过38项指标检测;而中小超市为压缩成本,多选择小型代工厂代工,甚至忽视品控环节。2024年某县级超市自有品牌酱油因菌落总数超标被市场监管部门通报,导致该超市整体销售额下降12%,自有品牌系列全部下架。调研显示,中小超市自有品牌的质量投诉率达23%,是头部企业的5倍之多,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不仅滞销临期商品无法消化,还会牵连超市整体信誉。

运营能力不足则加剧了滞销与临期风险。自有品牌的成功离不开“供应链-库存-营销”的协同,而中小超市在这三方面均存在短板:供应链上,缺乏直采议价能力,采购成本比头部企业高15%-20%,导致定价无优势;库存管理上,多数依赖人工经验订货,缺乏数据化预测能力,某社区超市自有品牌牛奶因订货量过大,每月临期损耗达2万元;营销上,仅靠货架陈列被动销售,无场景化推广、试吃体验等赋能,消费者认知度极低。

此外,中小超市的客群以价格敏感型为主,对自有品牌的信任度本就低于知名品牌,一旦出现滞销,缺乏头部企业的会员体系、线上渠道等消化途径,只能通过低价清仓止损,形成“滞销-清仓-利润亏损”的恶性循环。

《零售圈》在对国内知名零售企业,年销规模30亿的农夫刘先生创始人刘明军采访中问及不做自有品牌的原因时,刘总坦言“做自有品牌的前提不是能不能做自有品牌,现在共创联名,柔性定制等多种自有品牌开发模式下,开发自有品牌并不难,但卖好自有品牌不容易,很容易造成大库存,临期和滞销,最终是大的损耗,得不偿失。”

在一次和国内头部酒饮品类制造商赋比兴CEO杨哲聊天中,他坦言,目前很多零售商找他们做OEM,开发自有品牌,他会直接拒绝掉,一方面,很多1-5个亿左右盘子的地域商超,不具备把自有品牌卖好的能力,即使供货,最终还是会造成大面积的临期和滞销,他们需要筛选有开发能力和销售能力的渠道。另一方面,他们目前在四川的厂还没有投产,产能也不能满足,但即使满足产能,他也会拒绝上面所说的类型企业。

03

破局之道:

理性布局下的自有品牌发展路径

自有品牌并非“万能解药”,其发展需建立在规模、能力与定位相匹配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成功经验与行业痛点,超市尤其是中小超市发展自有品牌,需遵循“精准定位、单品突破、品控为王、协同赋能”的原则,避免盲目扩张。

明确适配性是前提,并非所有超市都适合发展自有品牌。从行业规律来看,两类超市具备先天优势:一是全国性连锁或区域龙头企业,如盒马、胖东来,华润万家等凭借庞大的门店规模(≥50家)、稳定的客流(单店日均客流≥2000人)与强大的供应链议价能力,可实现规模化采购降低成本;二是拥有高口碑的区域超市,如河南鲜风生活、华豫佰佳、淘小胖,湖北雅斯,安徽生鲜传奇,河北郑兆丰等,依托本地消费者的信任基础,易形成品牌溢价。对于门店数量过少、年销售额过低的小型超市,建议优先深耕差异化品类,待积累足够规模与口碑后再尝试自有品牌,避免“过早入局、提前出局”。

单品突破策略是规避滞销风险的关键。头部企业的经验表明,自有品牌的成功不在于SKU数量,而在于核心单品的爆发力。中小超市应聚焦“高频刚需、差异化强、易标准化”的品类,打造“爆款单品”形成突破,再逐步延伸品类。如奥乐齐进入中国时,先以“9.9元白酒”这一单品打开市场,一时间火遍全网,成为黄牛代购的对象,成为同行模仿的单品,再带动其他自有品类销售;胖东来从面粉、酱油等民生单品切入,凭借“高性价比+本地口碑”成为爆款,单品销售额占自有品牌总销售额的40%。

有专家建议,中小超市自有品牌SKU控制在50个以内,集中资源打造1-2个核心单品,通过“小批量试产-数据监测-迭代优化”的模式,降低库存风险,待单品复购率稳定在30%以上后再扩品。

品控与联名赋能是提升竞争力的核心。品控是自有品牌的生命线,中小超市虽难以自建供应链,但可通过“绑定优质代工厂+第三方检测”保障品质,如选择给山姆、胖东来、奥乐齐、盒马等渠道OEM的厂家,增强消费者信任。同时,联名合作是实现差异化的捷径,可与老字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合作开发自有品牌,既借势成熟IP降低推广成本,又形成独家优势。如盒马与北京“六必居”联名推出酱菜系列,山姆与“五粮液”联名推出白酒,均凭借“老字号背书+独家供给”成为爆款,上市首月销售额破千万元。

全链路运营协同是提升周转效率的保障。在供应链端,通过“产地直采+集中配送”压缩流通环节,如与本地农户合作采购生鲜,降低采购成本;在库存端,引入简易数据化管理工具,根据历史销售数据、季节变化预测订货量,实行“小批量、多频次”补货,减少临期损耗;在营销端,通过“场景化陈列+试吃体验+会员专属”提升转化,如在生鲜区设置自有品牌试吃台,为会员提供自有品牌专属折扣,增强消费粘性。此外,可借助线上渠道消化库存,如针对临期自有商品推出“线上专属秒杀”,既减少损耗又带动线上流量。

结语:

自有品牌是超市实现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武器,但并非“零风险生意”。其发展需摒弃“跟风从众”的心态,回归“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的本质,通过精准定位、单品突破、严控品控与精细运营,才能实现“高毛利-高复购-高周转”的良性循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加码创新药!泰康人寿举牌复宏汉... 险资入市脚步不停。11月26日,泰康人寿发布公告称,公司通过受托人泰康资产香港管理的账户在二级市场买...
支援香港大埔救灾,阿里、滴滴、... 资料图。本文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支援香港大埔救灾,阿里、滴滴、腾讯、字节、小米、京东等大厂捐款捐...
宗馥莉时代落幕?解析娃哈哈高层... 作者 | 十三妹今天突发消息,宗馥莉职务有新变动。根据杭州娃哈哈工商变更信息,宗馥莉卸任法定代表人、...
安永:预计全年A股超百家企业首...   中新经纬11月27日电 (董文博)“今年A股IPO的新股发行数量与融资规模均同比增长,核心已从过...
紧跟摩尔线程,“国产GPU第二... 记者丨彭新 编辑丨包芳鸣国产GPU(图形处理器)公司沐曦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沐曦股份,68...